关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共15篇)大全
推荐文章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共15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本文共1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时候都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不注重学生是否对这一知识点理解透彻了,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地把握这一知识点,但是教师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逐渐落后,这样的后果也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
(2)仍然受应试教育的束缚。
自古以来都受“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这一教学思想也一直延续到当下的课堂教学当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一些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仍然采用着“复习、学习”的单一循环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解答出问题就算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当中,很多教师都要求学生死记一些公式定理,却不重视用一些较为通俗易懂的方法对结论进行必要的解释,导致了本来有趣生动的数学学习变为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记忆背诵公式定理的过程,这样教育出来的结果则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薄弱,很难真正地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3)教学方式单一。
新课程理念倡导中,教学方法则是改革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并没有进行突破性的大变动,还是以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扮演着“演说家”的角色,学生在下面紧张地听教师的讲解,做笔记,这样也使得学生缺少一定的锻炼与思考的机会。学习数学知识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忆过程。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健康成长的。
二、应对措施
(1)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扎实备课环节。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过去传统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也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了。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以及专业进修;另一方面,也需要及时地走下高高的讲台,放下身段主动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及时地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与实际需求。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于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是大有益的。常言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需要一缸水。这句话也强调了备课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性。备课可以说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上所花时间的多少都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俗话说“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做好备课环节。基于此,教师需要做的就是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真正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地达到“善教者学艺而功倍,不善教者学劳而功半”的效果。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数学教材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了,其中包含着的信息更加的丰富多样、开放且多元化。教师在讲课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地钻研教材内容,熟练地掌握教材传达的一些有用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向学生传达一些数学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地教教材。例如,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借用图片、声音相结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都激发出来。此外,教师在设计一些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设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而且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有价值的问题,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思考的时间,对于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适时地给予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们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更多的知识。
(3)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等不成熟,自我控制约束能力也比较的差,上课时听课不够专心。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首先,需要把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其中最好的方法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把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多媒体课件的重现力,把学生和知识融为一体。比如,在研究“组合图形”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把一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图形,或者是补割成一个大的图形,方法各样,清晰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们,学生理解起来也就更容易,学习兴趣更浓,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小学数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学阶段的数学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不断地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一些好的教学方法,为全面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好基础。
作者:刘凤田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中心小学
篇2: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珍惜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是实现学生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重要环节。
2.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密切的关注,并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生长点和起步点。并在此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工作。这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做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反馈工作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过程中,要重视教学反馈和评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并非要达到严格意义上一致。它的开展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实现学生由经验的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能力的转变,最终再回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使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三)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1.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讲授的基本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教师应使用平实的生活语言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
2.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游戏与活动
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经验的成长过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在生活中,积累经验的最有效途径是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可以极大地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趣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3.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四、结语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不仅能使数学教学具有趣味性,有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更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协调好生活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这些都是目前我们生活化数学教学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要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更好实施与发展。
作者:谢根发 单位:长春市南关区曙光小学
篇3: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分组合作教学的模式
1.以学生为中心,分组合作讨论
为了增强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学生分为最少4人、最多6人的小组,视情况而定,并注意小组学生分配时学生的安排,可以将掌握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分在一组,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相互监督和学习,使分组合作教学更加有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显著.在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有直观浅显的认识时,展开分组合作讨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获得新知,得出正确的结论.
2.以主动学习为前提,分组合作练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最重要的一环.教师讲授新知识后,通过做题进行知识的升华,拓展和巩固.现在我们强调分组合作的开放式练习形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空间,让他们在轻松的交流中就巩固了知识.教学中,教师讲授知识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慢程度有所差异,,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组练习,在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和启迪.当然,在刚开始执行分组练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合作不积极、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可以多安排一些讨论的问题,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地进行分组合作练习打好基础.
3.以批判思维为基础,分组合作评价
无论是在哪个学科的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都是最重要的,决定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坚持优点,摒弃缺点.同时也需要学生进行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教师不仅要认真聆听,总结要点和经验,同时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分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1.将数学融入生活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事物的了解还是抽象的,很少是具象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将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公式具体化,将这些内容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不仅便于学生的理解,还为学生以后独自解决实际问题打好了基础.
2.坚持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动摇
不管教师如何进行分组合作,都不能偏离这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目标、内容、学习方法等等,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指引方向.只有教师提供了大方向,才不至于学生在讨论时像无头苍蝇,没有头绪,进而无法保证讨论的有效性.
三、分组合作数学教学的策略
1.教师树立榜样,更新观念
教师对课堂形式的变革要有深刻的认知和感悟,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定位.在新课标的课堂中,教师越来越少地讲授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自我思考,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当中,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想法和结论做出适当的指引和纠正,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回答也要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教师提出问题,激励引导
教学时,教师对于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和方法和要达成的目标,要进行基本的讲解.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的讲授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告诉学生特殊的日期有特殊的名称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如何看日历,知道这个星期的每一天分别是几号.教学的开始,给出一个谜语:有个宝宝真神奇,身穿300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年底只剩一张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对组员的想法进行组内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进行发言,阐述原因.待学生基本阐述后,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日历.这样不仅突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习探究的兴趣,还锻炼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能力.
3.学生分组,提高合作效率
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数量适当,二是分配得当.一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进行讨论时,一些学生会没有机会参与,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宜过少,这样不能调动氛围,集思广益,分组合作得出的结论和想法会过于单一.二是指学生的分配问题,小组内的学生要有差异,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但是要坚持小组之间的无差异,这样才可以公平竞争.最后每个组中都需要一个学生充当领头羊,可以组织小组内的活动,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在小组中起到组织和调和的作用.
四、师生合作交流,协同进步
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学第九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你知道了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不同和联系呢?”分组合作交流后,学生会得出“长方体有六个面,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同”,等等结论.教师对于正确的要予以肯定,错误的也要及时纠正,最后还要对学生没有发现的特点进行总结.比如“告诉学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等等.这样既做到了学生内交流,还实现了教与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共同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模式,不仅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还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提供帮助,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多元化人才.
作者:郑邦丽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篇4: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我们先来分析其范围,小学数学教学,固然小学生是它的主体。所以,我们应该把小学生放在首位,认真研究,从而找出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进而推出本文的主题-概念引入的方法。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小学生来进行的,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年龄小,心理思维不成熟,对数学学习认知不够,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数学教学,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九九乘法表时,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建立初步的乘法概念,而这些都有些理论化,比较没有趣味性,如果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稍微迎合学生的思维心理发展,就会让学生觉得上数学课很无聊、很枯燥,没有趣味。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应该时刻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思维发展特点,适时的加入一点生动化的教学手段,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还有就是小学数学教学时,也应该注意小学数学的特点。小学数学有它本身的严密的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特点,但是小学数学的教材编辑也有考虑到小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在教材中加入了具有趣味性的图画和例子,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数学时,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概念引入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概念引入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对象的特殊性,还因为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概念引入的重要性。概念引入,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时运用某种方法手段来引入概念,以便于教学对象更容易理解。比如说,小学数学加法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的理解加法的意义,就会用买东西的例子来引入加法的概念教学。这也算是概念引入的一个好处,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概念引入主要的重要性。一个就是能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就是小学生,而小学生有他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心里思维发展不稳定、不成熟,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有着无限的好奇心,总想着一探究竟。而教师就应该把握这个时期的机会,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以便于学生往后的数学学习。所以,一个良好的概念引入,不仅能够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还能够对学生现在和往后的学习产生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另一个就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事物总有两面性,数学教学也影响着两个人,一个是学生,一个是教师。概念引入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对教师也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概念引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对教学效果也有很大的助力。
三、概念引入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对概念的解释,但有的过于形式化,有的解释得不容易让小学生理解,有的解释得不够到位。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概念引入的作用,用正确的方法方式引入概念,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概念引入的方法吧。首先,设置疑问,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这个方法如今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方法了,好多数学老师都会在教学时,设置疑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的氛围中。其实,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概念引入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兴趣来寻找学生喜欢的点,进而导入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就必须面对小学生,面对他们的一切,包括他们的思维特点。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好比较形象,在概念引入时,可以创立比较形象比较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好懂的概念。这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也帮助教师的数学教学。其次,简单的概念直接导入,复杂的概念就剖析引入。对于比较简单的概念,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开门见山的解释说明。不需要太多的手段方式去解释,解释的多了可能对小学生来说会产生反作用。对于复杂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一起来研究,一起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也要注意主次关系,尽量抓主要意思,抓关键点,以便于小学生的理解。最后就是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图解的方法来引入,规律概念就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来引入。数学本身就有抽象性,而这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简单,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图解的方法来引入概念。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对于规律概念,我们就可以跟着学生一起从最开始来一步步的归纳,慢慢的得出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引入一直都是数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而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更是一件很重要的教学过程。好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不仅仅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数学,还能够给教师省出教学时间去进行更多更精彩的活动,同时还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着重注意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引入的方法,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
作者:于慧 单位: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看过“ 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5篇 ”的还看了:
篇5:小学生数学教学论文
一、努力让学生去睁开慧眼观察实物
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赖于形象思维,形成小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学生借助于一定的实物。因此,在平时形成学生空间观念的诸多过程中,我们一般都引领学生去进行观察,以实物和图形为载体,以观察为基础。但一些比较严峻的现实让我们感到不少学生是不会观察的,不会观察主要体现在没有抓住特征去观察,也没有选准角度去进行观察,总之是学生在观察中的眼睛不慧。我们怎样给学生观察中的慧眼?必须力求引动学生去专注观察,专注观察应当属于意义学习的范围,小学生从一定角度说来其观察一般比较不够形象的实物和图形是不够耐心和耐性的,有必要促其耐性和耐心观察;必须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小学生的观察方法不对,则影响学生正确结果的获取,当然也就不可能建立起比较完美的空间观念;必须加强多维观察的训练,也就是说我们在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时,必须充分意识到,不能仅以标准图形去让学生进行观察,因为标准图形不可能去让学生区分图形的多种或者就是各种元素,当然也就不可能区分多种元素的主次了。譬如让学生去认识梯形,如果我们仅以一个图形让学生去观察,对学生领悟梯形本质建立表象是有一定影响的。在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将梯形进行变化,这变化不是违背其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是在位置上的变化,而是在大小上的变化,更是在形状的变化。学生在比较多地观察到本质不变的梯形基础上,对梯形的认识才算得上是比较完美的,建立起来的表象才算得上是高度清晰的。
二、努力让学生去开动脑筋展开想象
小学生往往多具有其思维的惰性,即使是对相当形象直观的实物或者就是图形,也往往不去思考其实物和图形的特征,最为明显的是观察和思维的严重剥离,没有做到观察为思维进行服务,更没有做到利用思维对观察进行抽象性的提升。在建立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中,这样的观察是不具任何意义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学生空间观念必须努力促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展开想象,首先是时段上的开足脑筋,提倡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要求学生不要去做不思考之观察的无用功,就像阅读教学中所提倡的不动笔墨不看书一样。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电子白板进入课堂,给学生边看边思考带来了便捷。我们可以在白板上呈现完整的静态性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观察思考;我们也可以去演示图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去领略动态性的图形,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思考途径,进而从动态的角度研究这图形,这样学生的想象则会产生质的飞跃,建立起动态形成基础上的空间观念;我们也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一些生活现象进行回忆性的想象,像过电影一样。譬如教学相关圆的认识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去闭目想象钟面,思考思考秒针的滴滴答答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使你产生怎样的认识。在学生进行如此丰富而又深刻想象的基础上,空间想象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想象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出来,学生的思维得以比较充分地发挥出来,那空间观念的形成则完全可能是水到渠成和事半功倍。如让学生去想象钟面秒针、分针、时针的运动过程和运动轨迹后,学生便对圆的本质特征有了比较深刻而又完满的认识。
三、努力让学生去抓住本质思考探索
小学生学习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我们比较多地看到的现象是学生缺失思考探索的习惯和精神,虽然有些学生也想获取思考探索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局面,但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又不敢或者就根本不去前行了,这应当是有悖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理念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形成学生空间观念必须让一个个学生形成勇于探索的精气神儿,让他们去超越知识,激发他们探索基础上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任何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小学生虽然小,但成功的欲望也是比较强烈的,作为教师应当擅长于让小学生获取探究的成功。平时小学生在数学空间观念的形成上的探究成功令笔者意识到的是:我们必须让点点滴滴的成功成为学生探究意志和能力形成的铺路石,也必须努力让一个个学生都能获取点点滴滴的探索成功。在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获取成功中,笔者借助于真学课堂的打造,建立起互动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之间传帮带,促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潜能探索的余地。譬如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笔者事先将两幅长方形的画进行复印,然后分发给每个学生。学生拿着这复印的长方形图画,用尺子分别量出两幅画的长和宽,在每个学生都量出准确数据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的发现。学生思考自己发现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在探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去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在交流自己发现时,笔者也看到学生在表述时不尽十分的到位,而此时再让学生对他人的表达进行一定意义上的争辩。学生进行争辩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真理越争越明的过程,更是学生在争辩过程中形成理想的探究精神和习惯的过程。由此,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之规律在学生的心目中显得更为清晰,学生对空间观念形成的探究兴趣也显得越发的浓厚。
作者:徐艳 单位:阜宁县实验小学
篇6: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中穿插着“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充分体现了教材的趣味性、实践性、操作性,备课时,我们教师应用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结合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个体差异,力求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材中的“做一做”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做一做”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课堂上开展“做一做”活动的时机和时间长度,也要研究如何示范该活动。例,在讲“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七年级)时,我这样预设: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随意剪出一个图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兴趣,于是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尽管大家剪的图形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对称特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知识,学生对其抽象的概念和性质自然印象深刻了。
二、备课时要用心研究教材中的“议一议”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议一议”活动,备课时要研究“议一议”活动占整个课堂的时间,更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教材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发散型问题,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例,我在备课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一节《认识三角形》中的第四课时,我预设这么一个问题:“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议一议三条高相交于一点吗?它们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吗?”,解决这一问题要求学生有着丰富的分类思想,通过结合动手操作师生共同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最后归纳总结,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在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三、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想一想”
北师大版教材每个章节都安排了“想一想”内容,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想一想”,预设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想。例,在备课七年级数学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时,预设准备一些几何体实物,从学生能看到的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出发,“想一想”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这样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再如,在讲七年级的“正方体表面展开”这一问题时答案有多种,此时让学生想一想,这样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在操作过程中多想一想,不要习惯性地只有一个答案,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备课时要重视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这样会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7: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打造和谐、快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如何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打造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课前、课堂、课后等因素的有机整合,只有真正实现了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人人学数学,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键字: 充分的课前准备 优化教学过程 发挥潜在能力
打造和谐、快乐、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梦想和追求。高效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营造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专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备课之关键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三者缺一不可,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专研教材,研究战略战术。古人说高效方能为师,故教师备课时,不能仅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本节课的知识背景掌握充分,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如果教师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的高效就无从谈起。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1、巧妙运用多媒体 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一些难点问题的突破上多媒体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此时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低年级教师可以把动画、童话、故事、游戏、竞赛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人课堂。如:一年级下册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并不怎么感兴趣。但如果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学真正“活”起来。
(二)、关注到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正确地评价学生 现在大班化教学已经是很多地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教师无法改变的现状,因此我们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采用多种策略,尽量照顾到每位学生。如课堂上经常用“谁还没有回答问题”,“谁听懂了”,“谁来说说看”等语言,来提醒每个学生回答问题,同时,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当然也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对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要给以他们以极大的关爱,不要直接否定一个学生,要看到他们的长处。
篇8:数学教学论文
关于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比较重要,要能充分重视对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将现代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应用,是落实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也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比较契合,能将教学的效率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以及优势发挥详细分析,然后对其应用趋势和具体的策略应用详细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教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发挥也比较显著,通过将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能和教学改革的要求相契合,对进一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比较有利。通过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就能有效保障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面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积极改革就比较紧迫。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和优势
1、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分析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能对素质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也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相符合。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促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音视频以及图像文字等功能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对学生的多感官能有效调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得以激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数学课堂的动态化营造上得以有效实现,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再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规律揭示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有效地将数学教学内容得到拓展。从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数学教学的信息扩充有着积极作用,也能有助于课堂容量的增加,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促进作用。
2、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体现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在教育领域能够得到广泛应用,就是因其自身的优势比较突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能够通过音视频以及图像文字的综合性应用,创设动态化的教学课堂,这对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就比较有利。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还体现在能够将数学知识得到具体化的呈现,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会有诸多的抽象化内容,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费力,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得到良好的体现,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比较方便。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发展趋势和优化策略
1、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优化策略分析要想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良好发挥,就要能充分重视在教学方法上的引导。前提是教师要在技术应用上娴熟体现,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技巧能得到有效掌握,并要能够在课件的制作上得以充分重视,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能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有助于数学教学的课堂优化。
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能按照相应的规范加以实施,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教学的效果加以良好呈现。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活动开展方面要能够树立典型,激励教师间的教学积极性,优化整体的数学教学课堂。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明确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以及教材等之间的关系,将教学的重点,要能得到有效突出。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能在容量上得到科学化的呈现,不能在内容上过多的展示,要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应用的良好作用发挥。同时,还要能够考虑到教师自身的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以及理解的全面性,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2、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应用趋势分析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对初中数学教学发展也会起到促进作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也会愈来愈多。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比较有利,通过多媒体的应用,会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只有遵循相应的原则,对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而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化,也能够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的发展需求,多媒体技术的实施就能够有效实现个别化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另外,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下,在教学内容的最优化目标上也能得到有效实现。能够在课件的精心制作下,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能针对性的呈现,这就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内容最优化的实现下,能够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上也会实现,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学习的评估以及指导等多方面目标得以实现。还能将教学的优越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要能从实际出发,注重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紧密结合,在方法的应用上要体现出科学性。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此次主要从理论层面,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希望对实际教学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王月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08)
[2]钟燕。浅议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10)
[3]肖云。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多媒体的整合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0)
[4]李勇。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注意事项[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22)
篇9:数学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课堂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实际上,情感、态度不是可以直接或独立培养的,而是只有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微课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探讨利用微课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方法。
微课具有形象生动、学生参与度高等特点,可提供高数背景知识,破解教学难点,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微课;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微课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一般不超过5~10分钟,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1]。
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越来越强,通过电脑、手机等工具,可以把教学内容碎片化,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我们建立了高数学习微信公众号,作为教师发布视频和学生讨论交流的主要场所,视频用EDIUS剪辑,上传至腾讯视频网站并在公众号发布。
这一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交流,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高数内容多、教学课时少的问题。
1提供高等数学背景知识
由于高等数学教学课时有限,可以将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或PPT,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学习微积分前,让学生了解“牛顿与莱布尼茨之争”:为了“微积分创立者”这份荣誉,牛顿会长和他的英国皇家学会不断地打压势单力薄的莱布尼茨,
最后让这个不论是内容阐述还是符号记法上都比牛顿领先的数学天才含恨而死,但莱布尼茨没有想到,今天全世界学习数学的人都知道他是微积分的创造者,就连著名的“牛顿-莱布尼茨公式”,都是以他们两人的名字命名,任何权威都掩盖不了历史沉淀后的事实。
这些鲜活的数学史,展示了数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通过微课,提出问题,提供方法,供学生分析探索,发现结论。
如正弦函数在零点处的幂级数展开式,先分析一次函数是直线,不可能逼近正弦函数,二次函数不是奇函数,也不可能逼近正弦函数,然后用三次多项式、五次多项式和七次多项式等多项式函数逼近正弦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这些函数的图像,通过对比,观察逼近情况,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得出:sinx=x-x33!+x55!-x77!+…+(-1)kx2k+1(2k+1)!+…我们向学生提供几何画板等工具,创设出一种学生独立分析、探索问题的环境,
教师在公众号中通过文字、语音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点拨。
3借助图形,破解知识难点
高等数学中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等内容,用微课呈现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数列的极限”一课,用PPT演示刘徽“割圆术”,圆内接正多边形当边数越来越大时,多边形周长无限接近圆的周长,“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动态演示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值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出极限的定义。
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学习,可暂停、后退、重播,课堂上教师再进一步强化巩固。
4利用微课,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
高等数学虽然抽象、复杂,但有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展示这些过程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如通过微课演示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路程是时间的函数s=f(t),当t→t0时,极限limt→t0f(t)-f(t0)t-t0就是动点在时刻t0的瞬时速度,进而再动态演示平面曲线的切念,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5在微课的引导下进行实践探索和网上讨论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专业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比如我们向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给出课题:平面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向经济专业学生给出课题:进行市场调查,建立一种产品成本、广告投入和销售价格之间的函数模型,求得利润的最大值并找出最佳销售策略。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易于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可以将枯燥的高等数学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我们的主要形式是开展课前讨论、微课学习和课后答疑。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加强微课的教学资源建设,精心选题,巧妙呈现知识点,提高拍摄质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
微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0):61-65.
医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摘要:针对医用高等数学课程学生多、课时少、内容抽象、难度大的特点,提出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并探讨案例式教学的团队协作、具体课堂组织和意义,最后总结教学体会。
关键词:医用高等数学;案例式教学;医学案例
案例式教学起源于xx的哈佛大学法学院,主要思想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案例进行讲解,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宗旨。
案例式教学与传统“填鸭式”教学不同,注重学生参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教与学具有积极意义。
20世纪80年代,案例式教学被引入我国,并结合学生和学科设置特点,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案例式教学模式。
1医用高等数学的特点
医用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常采用合班教学方式,每个教学班有2~5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尽管学校各个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但医用高等数学课程普遍存在信息量大、课时少的问题。
标准案例式教学要求学生数量少、教学课时多,而数学课程有大量的公式、定理需要演算、推导和证明,每堂课计算量都较大,无法开展标准的案例式教学。
我们根据医用高等数学课程的实际内容,将案例式教学穿插到传统教学中,即实施传统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
2开展医用高等数学案例式教学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习惯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是绝对的主角,“填鸭式”教学使很多学生没有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
案例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在课堂上转变角色,发挥引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医学案例编写,逐渐学会如何搜集、归纳案例资料,如何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
这能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2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医学相关案例的选取,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
例如,讲解微分方程时,引入静脉一次性注射给药的微分方程C′(t)=-kC(t)和静脉滴注给药的微分方程C′(t)=k1-k2C(t);讲解指数函数时,引入细菌的繁殖规律;讲解统计学知识时,构建医院排队系统模型。
这些案例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还要了解相关医学背景,让医学与数学相结合。
医学案例源于生活,对于医学生来说,通过案例可以更好地体验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习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2.3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案例的查找、论证离不开同学间的交流沟通,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体会到处理问题时大家的耐心与包容,从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医德。
2.4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10:数学教学论文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情况与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严重不符。近年来,随着初中人数的不断增加,学生间对知识接受速度、基础差异、接受能力等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同时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自己可以直接掌握的知识,却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去耗费很多的精力配合教师的教学,逐渐的便会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越来越低,而基础偏差和学习能力弱学生,在学习中会由于其他学生可以学会,而自己始终不会,而对数学学科失去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数学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一、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分成两组水平相近的群体,这两组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入不同班级进行显性分层教学,在同一班级内部还要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分层,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能得到提升。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分层教学正视了学生间的差异性,避免了教学中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数学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得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分层教学方式的实施,使因此施教更有针对性,在教学中也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初中数学分层教学避免了时间的浪费。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可以为学生将来形成有效知识层面而节省出时间,并便于学生在文化基础层次构造之上构建未来各专业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应用策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下面对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在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1.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分层是分层教学法应用的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通过学习所要达到了水平。在初中数学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表现出发,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总结。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将学生们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小组。将数学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分为第一组;将中等数学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为第二组;将数学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分为第三组。通常来讲班级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第二组,通过分组使班级第三组的学生向第二组去努力,第二组的学生努力进入到第一组。动态在分组逐渐的会使班级中第三组的学生消失,提升班级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2.实现教学过程层次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会对数学有不同的要求。第一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非常的主动,教师方面只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便可,通过课堂引导,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二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拨,这一层次学生虽然思维运行速度快,但有时会因为思维障碍而无法解决数学问题。第三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加提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三组学生对教师具有很大的依赖性,教师要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引导学生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数学成绩,努力向第一组过渡。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内容时,学生们在理解正数时非常容易,在让学生们认识负数时,第一组学生可以自学,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解决;第二组学生教师要为其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加深学生对负数概念和运算方式的理解。第三组学生教师要在授课基础上,为其安排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课上学习内容的理解。学习过程的不同也会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3.数学作业层次化
数学作业层次化,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由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同,所以学生完成作业的水平和数学作业要求也是不同的。第一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较高标准要求的作业,使学生在完成基础习题的基础上,学会总结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要引导第一组学生将完成的习题进行整理,并归纳总结习题类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鼓励,鼓励学生通过习题的练习加以思考,为学生布置思考和总结的数学题,使第二组学生能够顺利的过渡到第一组中。第三组学生教师要重视对其基础知识的训练,通过基础题目巩固学生的所掌握的知识。数学作业层次化会使学生在作业中有更多的收获,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层次化练习更使学生在作业中找到了成就感,更乐于去完成数学作业,并配合教师完成数学工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活动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学生设置教学目标和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经验的差异化在不断扩大,而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是必然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新课改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间的这种差异性,并努力将这种差异性缩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初中数学教师要多关注分层教学的实施情况,也可以适当参考文中提出的意见,希望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篇11:数学教学论文
一、当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中专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文化基础薄弱,并且学生之间的文化修养差距也比较大。中专学生为了就业更注重专业技能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公共课程学习不认真,甚至是把数学当作学习的负担。从初中过渡到中专,学生们的心理波动较大,思想和阅历也会发生改变,更向社会靠拢,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不够好,学习劲头不够足,导致教学困难。
二、新时期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途径
1.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是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中职数学教学首先要优化课堂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连,让学生学到能学会的知识、必备的知识和有用的知识。例如,数学知识和会计知识相联系,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点也是做会计应该掌握的。
2.实施多元化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新时代教学要求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教学方法应该多元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例如,通过视频展示空间几何,让想象力弱的同学对几何体有直观的感受。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创设情景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学知识会技能,做德才兼备的中专生。
3.教材编写体现生活化、职业化、趣味化
中职数学教材的编写应该大换血,让教材与中职学校的特点相符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职业发展,并且教材的编写要体现生活化、职业化和趣味化。中专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所以数学教材应该编写的简单一些,有趣味一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
4.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许多中专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正确,我们应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转变他们的学习习惯,让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成为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扭转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展一些关于正确学习方法的讲座和活动,让学生重新定义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
5.完善课堂评价方式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鼓励学生,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发现学生问题的时候,要及时指出,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此外,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增进师生感情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感染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人格。总之,教学是教和学的相互配合,需要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反思,中职学校应大刀阔斧的改变中职数学教学的不利现状,依据新时期的教学特点对中职教学进行积极的改革和探索。
篇12:数学教学论文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一种方法。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是通过在课堂上重建一个新的师生关系,即“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获得自我体验的一个过程。为了顺应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本文就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探究性教学”几点思考的特征
1.主动参与性。探究性教学是一个师生一起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该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合作,还包括学生间的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探究性教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只有学生主动投入精力,课堂教学才会变得有趣。
2.平等合作性。在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地位,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会对老师进行各种问题的提问。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无论是怎样的问题都不能拒绝回答,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促使他们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3.独立实践性。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教与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对“探究性教学”应用策略的深入探寻
1.提高教师的探究性教学理论水平。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一定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探究性教学是在21世纪新课改后得到大范围普及与应用的,但是教师的一些相关培训却远远落后于探究性教学的研究进程,导致探究性教学的实际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有在充分掌握探究性教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数学教师的探究性教学实践水平,减少探究性教学的盲目性,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实际社会实践中,可以多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对教师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也可组织探究性教学示范课活动、探究性交流活动,让每一名教师都能深入理解探究性教学这一新理念。
2.发挥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在小学数学探究性活动中,必须认清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的事实。实施探究性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给学生,引领学生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并在探究性教学活动结束后,引领学生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回顾、思考与总结,教师自身也要反思这场探究性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进行一些相关资料的收集,向学生示范探究性教学活动所采取的方法与对策;在探究性教学活动进行中,教师可进行巡视,在必要时向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此外,还需要注意,教师介入探究性教学活动时应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介入过早,将会使学生丧失自主发现并探索问题的机会:介入过晚,则不仅浪费课堂教学时间,也会影响探究性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3.选择科学合理的探究性教学内容
(1)探究性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趣味性。实践表明,那些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新颖性、趣味性的探究内容,可以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自主探究学习的状态。
例如,在探究“打折与优惠”时,可以要求学生以数学活动小组为单位,由数学活动小组组长组织组员于周末去有折扣的商店了解原价与折后价间的关系,并了解商店打折的原因。通过调查,他们会发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经过此次探究性活动,数学教师可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交流社会调查体会,并自编自答与“打折销售”相关的数学应用题,这样更易于渗透知识。利用儿童爱玩的天性,把一些趣味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会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向学生多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活动平台,以儿童活动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自主探索、主动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真正能得到发展。
(2)探究性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确保学生经过探索后,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而不是学生通过若干步骤探索后,最终得出错误的答案,或得不出答案。例如,学习“15+26=?”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准备好小棒子,首先,让学生在第一排摆上1捆和5根,在第二排摆上2捆和6根,捆与捆相对,根与根相对,教师可通过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去发现5根和6根和为11根,从11根里再取出10根成为一捆和整捆小棒放在一起,那么单根就只有1根,整捆就有4捆了,这时再启发学生运用算理进行计算,1捆为10个单根,4捆为40个单根,和1个单根加起来就是41。将这样类似的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将会使教学内容显得通俗易懂,这对于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有大有帮助。
此外,探究性教学内容不能太过复杂,一定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即探究性教学中学生应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基本理解或解决问题。探究性教学内容太难,将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乐趣,降低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探究性教学内容太容易,学生的学习止步不前,探究性教学也失去了其价值。
4.注重对探究教学过程的评价。
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面对同一个问题,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探究结果,对于那些达不到教学要求的探究结果,教师不能全盘否定,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给予学生肯定。即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得出了有偏差或大相径庭的结论,教师也不应该严厉地批判学生,而应把这个看成学生积极探究后所得出的结果,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如笔者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有这样一道题:商南新村新盖的3幢楼房共住了42户。照这样计算,这个新村25幢这样的楼房共住了多少户?这时笔者给他们提出以下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个条件?这个条件题目有没有告诉我们?再根据哪个条件来求?”此时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应急着指出学生的错误,应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找出原因。另外,探究结果出来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与同伴交流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促进的目的。
5.不断改进探究性教学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方式来向学生呈现一个问题情境,这些问题情境往往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可思索性、现实性等特点,以此来吸引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2)确定探究目标,指明探究方向。数学是一门实用型的学科,除了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外,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认清探究性教学所要达成的目的,向学生指出探究性活动的方向,而不只是抛出问题,让学生茫然不解。
(3)培养探究技能,注重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中,一个学生若不具备相应的探究性学习能力,那么这场教学过程也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因此,探究性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譬如观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水平。
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对以往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教师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积极引导学生去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篇13:数学教学论文
一、采用阶梯目标开展数学教学的背景
新课改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学生基础差距很大,通过诊断考试,两科总成绩分布在38~192分之间。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存在巨大反差,再使用单一的目标教学,势必使优秀生感到不满足,学困生感到深涩难懂。久而久之,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兴趣都会受到影响。怎样找到一种既能面向全体,又能重点突出的数学教学模式,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不同潜质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这是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数学教学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体现。
20xx年6月,我校申报了“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数学教育研究课题———《采用阶梯目标教学,促进不同数学水平学生发展的研究》。课题由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管理和指导。
二、采用阶梯目标开展数学教学的方法
什么是“阶梯目标教学”?就是在教学的各环节设计不同的目标,学习难度像蹬阶梯一样具有层次,逐渐递进。在不同时段,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努力达到预选目标,完成相应的任务,就视为该阶段学习成绩合格有效。
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设计三级阶梯目标:
第一级———双基达标目标:掌握知识点的概念、判定和性质,理解知识的作用和用途。能力达到程度:会。
第二级———知识运用目标:达到第一级目标,并能运用知识解答简单的综合性问题和课本上全部练习和习题。能力达到程度:熟。
第三级———技能提高目标:达到第二级目标,具有较系统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力达到程度:巧。
例如,现在流行两轮滑板,如果设计它的三级目标,第一级能在地面上滑行,不摔倒;第二级能控制行进方向、加速减速自如滑动;第三级能连续做复杂的动作和花样,把舞蹈融入滑板运动中。
备课是体现阶梯目标教学的关键,备好课就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备课时要按三级目标改编教材内容,增强知识层次感,设计学生、设计例题、设计练习和作业。这样备课,教师的工作加大,在每个环节都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精力,稍微懈怠就可能回到原来的老路子。教师要团结协作,采用分解任务集体备课的方式,共享、互用教学资源,能减轻一定的工作量。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讲授知识要有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要求上要体现出阶梯性,恰当地安排时间练习。要按三级目标布置作业,不同学习目标学生的作业数量和题型要区别。辅导时调整重点,加强对课堂上仅能达到第一级目标学生的辅导。
考核时试卷题目相同,但试卷有三级评分标准。每一题目上要标识清楚三级目标,就像高考试题标注文理科解答一样。对于不同目标的学生只要完成目标任务,就能得到满分;这样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实现自身价值。
三、采用阶梯目标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
初一新生入校后,通过考试建立初级信息库。引导学生正确评估自己当前学习的综合实力,自主选择学习目标(教师不强迫)。
以后定期(一个月)进行严格的测试,每次测试都要建立学生学习情况阶段信息库。教师根据测试结果,把成绩位次与上一阶段信息比较,教师和学生各自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到改进措施,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对学生学习的三级目标管理是一个长期、连续、动态、透明的过程,建议使用电脑和专用软件管理。
家校互通信息,了解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正确对待每一阶段的考核结果,只要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都能得到满分。学生初次确定学习目标时,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要干涉,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习目标确定后,学生在一个阶段内的学习行为应保持稳定,严格按预定目标完成任务,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20xx年7月,为期三年的阶梯目标数学教学实验结束,进入课题结题阶段。将学校20xx年中考成绩和初中入学初始成绩比较,数学优秀比例增加了九个百分点,及格及以上比例增加了十七个百分点,课题实验取得了一定范围的成功。
篇14:数学教学论文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各中小学校的普及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往在形式上、方法上比较保守的教学方式亦将随着多媒体课堂的出现而在发生巨变。利用计算机、网络、投影、音响等设备将能更合理、更形象生动地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效益性,使之更精彩地呈现在师生面前。
一、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情景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说课堂教学已收到一半的效益,另一半就看教师如何运作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要善于利用不同事物、不同的方式,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探索,去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尤其是数学教学,知识的逻辑性强,甚至比较抽象,一般教学辅助器材难以作出形象生动的演示,让学生具体理解真理,这就需要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如在教授“圆柱和圆锥”的内容时,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圆锥的母线相当于展开图中扇形所在圆的半径,圆锥底面的周长相当于扇形的弧长。这一点许多学生不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大屏幕上画出一个扇形和圆锥,向学生提出问题:看看这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一个是平面图一个是立体图)当把扇形卷起来又能成为什么图形?学生在动手操作后,得出的图形是圆锥;既然扇形和圆锥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如果要求圆锥的侧面积,应该如何思考。这一问题一提出,很多同学肯定会陷入困窘中。随着学生对问题兴趣的产生,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利用预先设计好的动画过程:让圆锥的侧面慢慢展开,时停时展把整个过程清晰地展示给学生看,同时在圆锥上用不同颜色标出母线及圆锥的底面,从动态的角度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一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很明白地告诉学生: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展开的扇形的面积。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生既学到到了数学知识,有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学习数学奠定更好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无穷的探索欲望
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探索精神,就看它是睡眠在这个人心中还是活跃于他(她)的脑门之外。对于数学教学,如何唤起学生探索数学奥妙世界的欲望,比数学教学本身更加重要,教师应当做学生的引路人。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容易更好地实现这一点。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更多探究性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猜想和归纳,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意识,形成获取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并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轴对称”的内容时,通过电脑动画的操作,让“对称”的线条活动起来,让学生自己体验在拖动鼠标的过程中发现诸如“在河边什么地方修建水泵站可以使到在河同侧的两个村庄使用的水管最短”的问题,大大增强了学生追求新知、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此之外,多媒体课堂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共享,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大大丰富相关内容,并给学生提供更多趣味无穷的例子、数学人物故事、数学前沿知识等等。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教给学生课本的内容,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形象生动的数学世界的不断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课程标准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有这样的阐述:“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显而易见,多媒体课堂不仅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精彩,也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未知数学世界的探究。
篇15:数学教学论文
【摘要】从小学数学过渡到七年级数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有个转折与适应的过程,因此,打好七年级的数学基础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论述了怎样打好七年级数学基础,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
一、注重预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课前必须预习,只有通过预习,才能带着问题去听讲,提高听课效率。由于七年级学生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状态,进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他们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他们虽然有求知欲和思考能力,但自学能力是较差的。七年级教材涉及数、式、方程,这些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算术应用题等知识有关,但七年级数学内容比小学内容更为丰富,抽象,复杂,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尽相同;而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与中学生也不尽一致,他们往往认为看书就是预习。因此,找不出要点,也不知自己有无问题,上课时只得把老师讲的内容“胡子眉毛一起抓”。显然,这样做“疲劳有余,效果不佳”。为此,在上某一新课前,应给学生介绍课型、特点及预习方法。如对概念课,一般是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为学生编排相应预习题,让学生看书思考去找答案,达到预习的目的。
二、注重听课方法,向45分钟要效率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学生只有掌握好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使课堂上的45分钟发挥最大的效益。宋代朱熹在他的“三到读书法”中说过的“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可见听课必须专心。我结合数学课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耳到、手到”。所谓心到:是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要求学生会围绕老师讲述展开联想,理清教材文字叙述思路;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遇到问题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思考一下“怎么办”。只有会想,才能会学,也才能学会。眼到:是要善于观察,勤看。既要观察老师表情和手势,因为数学上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教师的眼神、手势往往会表达的更生动、更形象,利于理解。又要仔细观察知识语言的表现,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耳到:要求学生学会听,要听出教师讲述的重点难点,听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弄清问题的实质所在;旧知识要耐心听,新知识要仔细听;跨越听课的学习障碍,不受干扰;听完一节课后,概念的实质要明确,主次内容要分明。手到:一是严格按要求进行操作,掌握技能。二是学会做笔记,根据教师讲课特点和板书习惯,抓住中心实质,在理解基础上扼要记下重点、难点;思路有时也可以记下。教师形象比喻,深入浅出的分析等,尤其是技能的形成必须亲手操作才能逐渐形成。显然,在上面“四到”之中,“心到”是关键,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是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
三、注重复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及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复习方法上,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可以明确本质,辨析异同,从而收到举一反三是效果;通过联想,可以建立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通过概括,可把零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便于记忆,利于掌握,并灵活运用。
四、注重解题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七年级学生考虑问题较单纯,不善于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对一个问题的认识,往往注意了这一面,忽视了另一面,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这种思维上的不成熟给科目成倍增加、知识内容明显加深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细心捉摸其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不要轻易下结论。同时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要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惑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并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因此,例题的教学,习题的讲评教学等既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的过程,又是对学生思维训练、培养数学能力的过程。抓住典型题讲,循思设疑,引导探索,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防止学生生搬硬套,使训练既能使学生获得解题方法又锻炼了思维能力。
以上,就七年级数学如何打好基础针对性解决存在的问题,给同学们出了主意。但如何确实去做到,还要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去感受去体会,去加深认识理解,去寻找调整适合自己的能够不断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的方法方式,相信一定能够轻松学好初中数学课程,取得不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