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共12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共12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本文共12篇,希望您能喜欢!

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1: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生态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针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摄取、利用和保护,以致能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经验等文化积淀。

人类创建新的生态文明之需要,源于工业文明造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人类活动诱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的教训,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如果不彻底改变征服自然的态度,最终也会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在地球上消失。为了整体地解决以上问题,不少学者提出创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来取代工业文明,而不是继续以生态现代化来维持工业文明,或者以可特续发展的狭窄思路来改善环境并促进全球经济,这确实是一种睿智的看法。因为,只有当绝大多数社会都建立起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地球生物固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恢复,人类的生存也才能够得以长期持续。

然而,生态文明的创建并非工业文明顺势前行的自发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宁说是一个需要人类自觉逆转的艰难过程。尽管工业文明只有几百年的短暂历史,但它却形成了人类难以消除的许多反自然的恶习。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以机械世界观来认识和征服自然界,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人类各种族的初民们在万象缤纷的荒野中创造文化,求得生存的灵性完全丧失了;耕种植物和驯养动物的农业文明祖先们敬畏自然、关怀生命、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智慧被彻底扫除了:也许可以如是说,工业文明留给生态文明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地球生物圈衰退的恐怖图景引起人们的沉痛反思和对生存出路的探讨。这种反思和探讨有助于激励人们努力探寻建立生态文明起码的生态文化前提。

生态文化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而言,是一个内容更为复杂和广泛的概念。如果说,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全新的文明类型,它所强调的是所有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的活,那么,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由于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即使人类还处于文明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就已经存在着不同人类种族的生态文化。在农业文明时代,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种族和民族当然就存在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其中,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典范。生态文化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之生存模式的总和。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因此,在工业文明的生态废墟上创建生态文明,非常需要吸收人类自诞生以来世界各个种族、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以消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反自然的种种恶习,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生的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选自《生态文化》双月刊,有删改)

1.与“生态文化”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化是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也是某些知识和经验沿袭传递的沉淀。

B.生态文化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全新文化类型,能够体现不同民族在特殊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

C.生态文化强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形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它伴随着人类出现而出现,具有时代和民族特色。

D.生态文化概念内容丰富广泛,人类适应、维护不同生态环境而生存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其范畴。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从生态文化的概念写起,侧重从构成因素、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功能等角度来诠释这个概念。

B.第二、三段侧重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人类创建新的生态文明的原因,为人类生存指明了发展方向。

C.第四段从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比较的角度出发;在指出两者之间本质区别的同时侧重指出生态文化的`历史性、传递性。

D.文章首先从生态文化的概念写起,全文重点论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项是(3分)

A.不少学者认为,人类在新时代需要创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而不是继续以生态现代化来维持工业文明,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

B.工业文明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人类难以消除的反自然的恶习,它留给人类的价值就是引起人们的沉痛反思和对生存出路的探讨。

C.生态是指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这样,生态文明则强调所有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育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

D.生态文化是不同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之生存模式的总和,而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则是其最高典范。

参考答案:

1.B(“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全新文明类型”是表述“生态文明”的,不是表述“生态文化”的)

2.D(全文论述的重点是生态文化,写生态文明只是为更好的论述生态文化)

3.(A“这是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错误的理解,原文在第二段相关语段实际上提供了两种选择,“或者”一词表明我们还可以选择另一条路;B这里的表述和第三段最后几句的表述不一致,原文是“也许可以如是说,工业文明留给生态文明最有价值的东西”;D原文是“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典范”)

篇2:胡同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胡同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教读《胡同文化》一课时,记忆的湖面一下子就浮现出作者汪曾祺老人的形象来。那年初夏的闽南,阳光如水又似风,纯净、和煦而宽阔,站在绿叶如宽大手掌的木棉树下,耳畔总萦绕着不远处九龙江隐约的流动声。那水面该是浮光跃金吧。初夏的某个日子,我就坐在漳州师院简陋的教室里,聆听汪老的文学讲座,如风行水上。

几年前汪老驾鹤西游,我记忆里忽然涌出那个初夏如水的阳光。那一次,汪老从文字中走出,坐在我面前,一边啜茶,一边与我娓娓而谈北京胡同、市民生活和他们“睡不着,眯着”的文化心态。此刻我的身边似乎又荡漾着漳州初夏的空灵阳光。走到街上,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汪老会冷不丁地从某个胡同里钻出来,与我匆匆打一个照面,留下一抹纯净的笑意,然后消失在人群之中。

汪老与我想像的迥然不同。不是鹤发童颜,也没有仙风道骨。他头发稀疏花白,仿佛一蓬离披的衰草;脸上皱纹倒不多,但浮肿的眼袋特别明显;他穿着灰白色的衬衣,下摆很随意的塞进皮带里,衬得他更加瘦削。不知怎地,我忽然想起“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诗句,这位曾写过许多柔情似水小说的人老了,但他没有丝毫的感伤,他的脸上隐约的透露出一种儿童般纯真的光芒和历经沧桑之后的波澜不惊。有些人的人生一步步地向老境迈去,汪老却从老境一步步地迈出,仿佛他的心灵和年龄还停留在锦瑟华年,从来不曾老去。其时他已年逾古稀。汪老喜欢宋儒的两句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时同。”大概他善于“化动为静”吧,即使是至痛的事,在他心里浸泡几下,也会变得平和起来。汪老的“老”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人生智慧的结晶。他的眼睛很小,有点迷蒙,仿佛还滞留着江南水乡的烟雨。

假如你不细瞧,还真会以为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糟老头”,或许,汪老更愿成为这样的人。他小说中的悲天悯人的人道情怀,如果不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是不可能具备的。汪老在《自报家门》一文中,说他最喜欢的`是更实在的两句诗:“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他自诩为“中国式的人道主义者”!

记得那天是鲁迅文学院教务长何镇邦先生开讲座。汪老进来了,脚步很轻,我们把巴掌拍得很响。他这边、那边点了好几下头,然后将身子搁在椅子上,摸出香烟———很有诗意的“阿诗玛”牌,这边、那边地敬一轮烟。何先生上课了,谈笑风生,赢得满堂掌声。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我都花在观察和揣摩汪老上,如同不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是猜不透他的,凭我的学识和经历。我想起了他在《林肯的鼻子》中所写的语句:“谁的鼻子都可以摸,林肯的鼻子也可以摸。没有一个人的鼻子是神圣。”汪老的平等理想给我留下难以泯灭的印象。

下午轮到汪老讲课。他抽着烟,很随意地走上讲台,然后又很随意地从裤兜里摸出一本杂志,摊开来,翻到他的文章,站在那边,很随意地讲,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十多年的风雨冲淡了记忆,但他所讲的一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潆洄:小说写的是回忆。他的讲课很像他的散文随笔,向听众展现一个精神的花园,静而悠,悠而闲,让人流连忘返,来一回“文化的休息”。汪老很怀旧,有两个明显的兴趣点,即各地的风味吃食和风俗民情,这些都有醇厚的文化味,他总在其中寄寓人事的兴衰慨叹和对淳朴人性的执著追求。这犹如平静的水面,总深藏万顷波涛。

讲课时他还有一处“神来之笔”。大概当时他患有轻微的感冒,鼻孔下汪着两点晶亮的涕水,他抬起身,很随意地用袖管一蹭,然后继续侃侃而谈。一切都显得那样了无痕迹,浑然天成,仿佛窗外初夏的风,草地上的阳光。以后我又读了他的许多文章,印象最深的有《牙疼》。文章写到他牙痛时,虽疼起来要人命似的,但他都会“泰然置之,而且有点幸灾乐祸的想:我倒看你疼出一朵什么花!”汪老苦乐随缘,通权达变,我把这段文字看作他所有文章的“旁白”。

这是一个从胡同里走出的老人,他在怅望低徊之后,沉重地向消失的胡同挥手告别。而我,不会抬起沉重的手向他挥别,我只看着他消失在人潮汹涌之中,心中带着一种挥不去的怅惘,期待下一次无法重来的邂逅。

“很多歌消失了。”汪曾祺在《徙》的开头写道。很多人也消失了,但汪曾祺不曾消失。他的文字是永不消失的“歌声”。

近来读何镇邦先生的文章,得知他和汪老入闽的时间是当年的12月,而我的记忆却“顽强”地将它改为木棉飘絮的5月。这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也许梅子黄时雨的天气较适合我当年诗意横溢的心境,更因为汪老出现的背景应是美丽而惆怅的初夏,因此我的脑海将他的背影和背景重新整合,烙印在记忆的底片上。这就是我心目中的汪曾祺老人。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刻画汪曾祺的形象的?

2、“很多人也消失了,但汪曾祺不曾消失。他的文字是永不消失的歌声。”请结合原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灵魂,你认为“胡同里的汪曾祺老人”至少有哪些含义?

4、阅读本文后,你对汪老的文品和人品的印象如何?请结合原文,谈谈你对作文与做人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

①他的外貌:头发稀疏花白,仿佛一蓬离披的衰草 ;脸上皱纹不多,眼袋特别明显;灰白色的衬衣,下摆很随意地塞进皮带,眼睛很小。

②他的神情气度:他的眼神仿佛还滞留着江南水乡的烟雨蒙蒙,脸上隐约地透露出一种儿童般纯真的光芒和历经沧桑之后的波澜不惊。

③动作描写:汪老进来了,脚步很轻;敬烟

④侧面描写:他文章里的话语和喜欢的诗句。

2. ①有的人的人生一步步地向老境迈去,汪老却从老境一步步地迈出,汪老的“老”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返璞归真。

② 他的作品真实自然,自然地流露出平等、苦乐随缘、通达的情怀。他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提炼出的平凡、自然与通达,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所以是永不消失的“歌声”。

3. ①汪老是一个平凡亲切、自然随意的老人,他就在平凡的生活(胡同)中,仿佛刚刚“走出胡同”,并没有永远离开我们。

②他的文章风格和精神品质永远留在我们的生活(胡同)中。

③文章标题饱含了作者对汪老的深切怀念和赞美之情。

4. 示例:①我认为汪老的文章亲切、自然、内涵丰富;汪老做人谦虚、和蔼,没有架子。

②我认为,文章应以真为本,以情为真,感人的文章应该是真情的文章,要作出感人的文章,首先要做真诚而真情的人。

篇3:《生态建筑》初中阅读理解及答案

《生态建筑》初中阅读理解及答案

“生态建筑”如何“生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而“生态建筑”,有人也叫它“绿色建筑”,则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的要素。我们经常提到或者听到“生态小区”“生态建筑”,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些东西,它们又是如何实现“生态”的呢?

“绿色建筑”,跟绿化无关

许多人理解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似乎就是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建筑环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跟绿化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中,美国的“LEED认证”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LEED认证体系,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能源与环境的领先设计”。它追求的是在建筑的整个建造和使用期限内,在完成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而就像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许多“高档小区”,种植名贵的花草,需要昂贵的维护费用,虽然看起来非常“绿色”,但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反倒最不符合“生态建筑”的理念。

生态建筑的关键

显然,“生态建筑”也好,“绿色建筑”也罢,强调的都不是把建筑修得更漂亮、更气派。它的核心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这一途径,对整个自然界实行生态保护。但是,追求方便舒适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生态建筑”也无法以牺牲建筑的功能为代价。比如,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为了降低能源消耗而强行不许使用空调,是不现实和不必要的,这也不是“生态建筑”的目标。

实现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态化”、“绿色”,高科枝的应用是根本途径。比如说,如果大量使用透明玻璃,那么对自然光的利用率就会增强,从而降低照明用电。但是用玻璃代替墙,一方面需要玻璃的强度足够大,否则玻璃易碎的话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就无法保证;另一方面,需要玻璃的隔热效果、足够好,否则对空调和暖气的需求就会增加含而这又会增加能源消耗。同时,生产强度和隔热效果满足要求的玻璃和生产普通的墙体材料相比,生产成本和消耗的资源可能会更高。只有把所有的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建筑的整个使用月期中的能源消耗,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可以说,“生态建筑”的评定标准,既然是“领先设计”,那么就会随着建筑材料和能源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建筑用于人,“生态建筑”作为一个概念,也必将要通过人的努力和牺牲来实现。“生态建筑”鼓励节能的交通方式,如公交、拼车、自行车等途径,如果所有人都把驾车作为追求的话,建筑设计中为节能而做的所有努力都大打折扣;而节约与循环用水、分类回收废品等等这些,也都是要靠使用者的“生态意识”来保证的。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也不应该是一个噱头,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应用与人类日益增强的生态意识的结合。当政府、社会和公众都对“生态建筑”的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有意识地去追求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会得到贯彻。

(选自《百科知识》第19期,有删节)

5.下列关于“生态建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建筑”,也有人叫它“绿色建筑是“生态城市”建设中一个关键的要素。

B“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的建筑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跟绿化没有什么关系。

C 现在有许多“高档小区”,种植名贵的花草,虽然看起来非常“绿色”,反倒最不符合“生态建筑”的理念,因为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

D无论是“生态建筑”还是“绿色建筑”,它们的核心都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这一途径,对整个自然界实行生态保护。

6.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的“LEED认证”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它追求的是在建筑的整个建造和使用期限内,在完成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

B.“生态建筑”也不能以牺牲建筑的功能为代价,因为追求方便舒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C.高科技的应用是实现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态化”“绿色”的根本途径。尤其在一些建筑材料方面。

D.“生态建筑”不是一个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应用与人类日益增强的生态意识的结合。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有些小区环境优美、鸟语花吞、绿树成荫,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生态小区”。

B.“生态建筑”“绿色建筑”都想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为了降低能源消耗不许使用空调也是合理的。

C.要想实现建筑或者城市的“生态化¨绿色”需要把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建筑的整个使用周期中的能源消耗。

D.要想实现“生态建筑”这一概念,就需要人的努力和牺牲,因此以后我们出行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

参考答案:

5.B(说法绝对,应该是“基本上跟绿化没有什么关系”。)

6.D(“‘生态建筑’不是一个口号”错,应该是“生态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7.A(推断错误,因为“生态小区”不是从环境角度来说的,而是对能源的利用角度提出来的。)

篇4: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阅读理解答案

我一直觉得,很多中国文学史家都从根子上把屈原的事情想岔了。

大家都在惋叹他的仕途不得志,可惜他在政坛上被排挤,抱怨楚国统治者对他的冷落。这些文学史家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如果他在朝廷一直得志,深受君主重用,没有受到排挤,世界上还会有一个值得每一部中国文学史都辟出专章专节来恭敬叙述的屈原吗?中国文化人总喜欢以政治来框范文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他们不知道:一个吟者因冠冕而喑哑了歌声,才是真正值得惋叹的;一个诗人因功名而丢失了诗情,才是真正让人可惜的;一个天才因政务而陷入于平庸,才是真正需要抱怨的。而如果连文学史也失去了文学坐标,那就需要把惋叹、可惜、抱怨加在一起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把速朽性因素和永恒性因素搓捏成一团,把局部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硬扯在一起,而且总是把速朽性、局部性的因素抬得更高,这就是很多文化研究者的误区。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那粽子,那龙舟,是献给诗人的。中国民众再慷慨,也不会把两千多年的虔诚,送给另一种人。

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作者认为,文化是可以跨越政治的,它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这也是自古以来不分地域纪念屈原的原因。

B.本文作者认为,相对于文学定位而言,政治概念是速朽性、局限性的,文化研究者不应把它抬得过高。

C.本文作者认为,虽然屈原最终成为了诗人,但他仕途不得志、政坛被排挤、朝廷受冷落,的确让人惋惜。

D.本文作者认为,屈原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楚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爱国。

2.我一直觉得,很多中国文学史家都从根子上把屈原的事情想岔了。说说中国文学史家想岔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连文学史也失去了文学坐标,那就需要把惋叹、可惜、抱怨加在一起了。这句话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想岔在: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

原因是:喜欢以政治来框范文化(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或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把速朽性因素和永恒性因素搓捏成一团(或把局部性因素和普遍性因素硬扯在一起,或把速朽性、局部性的因素抬得太高)。

3.①文学家应当用文化而不是政治来给他定位(写用文化衡量文学家也可);

②文学家不应当因权力、功名、政务等失去才情。

篇5:漫说姓名文化阅读理解及答案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

1.下列对“姓名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姓名文化是一种经过数千年积累和演变,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独特的文化系统。B.姓名文化历史非常悠久,很讲究避讳,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C.姓名文化是一笔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其他民族和我国的周边地区都产生了影响。D.姓名文化是一种活的传承,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它的传承者,都应对它的兴衰担负起责任。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绵延不断的谱牒上的文字记录的是人们的原始之根、文化之根、它能给人一种宗亲归属感。B.在我们源于上古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几乎都存在着自己的起源故事和演变历史。C.人名文化比姓氏文化历史更悠久,所包含的内容更丰富,它传递着长辈的期待和自己的志向旨趣。D.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避讳包括家庭避讳和社会避讳,是我国民族伦理精髓的重要体现。3.根据文中信息,以下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是( )A.如今,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们对自己原始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B.在古代,“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但这种人名文化现象没有得以最终的延续,如今,避讳传统已在人名文化中逐渐消失。C.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从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D.作者之所以认为姓名文化是我国最大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答案:

1.B

2.A

3.C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

1.原文是“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

2.B项原文相关内容是“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C项原文是“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D项体现“民族伦理精髓”的是“家讳”。

3.“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推断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和对内容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次为B、C级。

篇6:《文化的生与死》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化的生与死》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性。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i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数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在世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建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 ,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

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传承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2.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3.文化为什么“具有历史性”,请结合本文回答。(4分)

4.下面这段话说明了文中什么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4分)

1994年,上海博物馆获得一批战国楚竹简,其内容涉及大量古籍,很多是以前未曾见过的。比如《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中收录的《恒先》,是一部完整的战国道家佚作,它的出现为道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道家思想。

参考答案

1、BE

2、D

3 、①文化的传递是一种历史过程。②个体都是生活和接受在历史上逐步积累的文化。

4、说明了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通过古籍的发现,现代人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重新理解道家思想,继承道家文化。

篇7:语言与文化阅读理解附答案

语言与文化阅读理解附答案

由于某一民族的语言从来就是传播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所以语言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民族文化色彩与意味。个体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便可能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一代代人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是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传承、形成传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幼儿说话,最早会叫爸爸、妈妈,他在学会这两个词的同时,定然把它们同父母的具体形象相联系,而这形象则是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男人和中国妇女;后来幼儿又逐渐感知父母在家庭中的不同分工、地位和处境,并分出对“严父慈母”的不同情感和态度,这些情况当然是由传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因此,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一些富于感性的表象以及一定的情感色彩相联系的。

中国有许多独特的名胜,说起那些地名,中国人的感受就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毫无意味的符号。例如中国古代说到塞北与江南,便分别含有不同的意味。江南人说到苏杭,也有特定的文化感受,因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早已深入人心。说苏杭说到“烟柳画桥”,这又有独特的意味。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大都有柳有桥,但是只有中国人说“烟柳画桥”,而且比较多见的是用来描写江南景色。它所含有的意味,是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入感受的。

中国人说东南西北与春夏秋冬,也各有不同的语感或联想。这既是因为人们对四方、四季的气候、景观与生态有不同的感受,也因为传统文化把四方、四季同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配。气候、景观、生态与五行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的感受:即东方,春季有温暖和煦之感;南方.夏季有炎热蓬勃之感;西方,秋季有清凉萧瑟之感;北方,冬季有寒冷肃杀之感。这样的语感是中国特有的,而且有的人还辨析得相当精确。例如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太白纯以气象取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这很能说明李白用词之准与王国维感受之准。比如首句“西风”就不能换成“东风”“南风”,因为这二者给人以阳和之感,不能与“残照”协调相配;“北风”则流于凄厉,不如“西风”的萧飒更利于全景统一。下句四字假如换成“秦家陵阙”或“隋家陵阙”,原词的“气象”也不免减色;而对不同“气象”的感受则有赖于对秦、汉、隋三朝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有较多的印象积累,方能形成某种“完形感”,从而觉出此处只有用“汉家陵阙”气象最好。

小孩学话当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与历史文化相联系的语感,但从他学话开始,那凝结在字词上的历史、文化意味却会逐渐被语言使用者感知,对他产生熏陶或感染,这确实是毫无疑义的。至于那些字面本身就有思想倾向或情感色彩的字词,对学话人的影响就更加直接了。由于这种思想倾向和情感色彩也是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因此所谓影响也就是通过学话用话而受到文化的熏陶。 (摘编自金开诚《文化随笔》)

6.下列对于“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依靠语言来传播的,因此人们在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传播本民族的文化。

B.在幼儿心目中,“爸爸”“妈妈”这两个词是与爸爸妈妈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两个词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C.中国那些名胜的名称在中国人看来,不只是抽象的符号,它们含有不同的意味,这是由独特的文化感受决定的。

D.个体在学话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感知到字词中的文化意味,从而逐渐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或熏陶。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州、杭州本是两个地名,“烟柳画桥”一词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意味,这意味是很多外国人难以感受得到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与五行相配,使得汉语中“东西南北、春夏秋冬”这些词语摆脱了气候、生态的感受,成为模糊的概念。

C.“汉家陵阙”与“秦家陵阙”、“隋家陵阙”的气象不同,这种不同产生于汉朝、秦朝、隋朝这三个朝代留下的历史面貌和文化特色的差异。

D.因受社会文化制约,有些字词字面本身就具有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因此学习这些字词也就受到了文化的熏陶。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文化要得以传承并形成传统,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而学好汉语,是我们中华儿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B.塞北与江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不同的文化意味,不再只是两个语言符号,其中的文化意味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到的。

C.李白诗句“西风残照”之“西风”不能换成“东风”“南风”,是因为“西风”给人清凉萧瑟之感,与“残照”协调统一。

D.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要代代相传,只能通过一代代人认真学习、研究本民族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感染、熏陶。

参考答案:

(9分)6.A 7.B 8.D

篇8:牛与文化阅读理解附答案

《牛与文化》阅读材料

牛与文化

①远古时期,人类用勇敢和智慧驯服了野牛,从此人、牛关系更加密切,它成了氏族的图腾 ,它成了能镇水安澜的神灵,它成了祭祀天地、祖先的祭品,它成了人们运输、犁田的动力,它成了表达艺术家艺术灵魂的心声,它的精神是开拓者最好的寄托,它的鞠躬尽瘁、勤劳无私对人类的价值观已经达到最高顶峰!

②于是牛文化在人民中间拓展,牛文化中的佳话、神话、风俗、典故、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等广为流传,深藏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可谓蔚为大观。中国民间的“鞭春牛”风俗流传甚广,《事物纪原》中说:“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汉书.礼仪志》中说:“立春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吏皆服青帻,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唐代诗人元稹的《生春》中有“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的诗句。宋朝景佑元年,全国颁行《土牛经》。清·康熙《济南府志·岁时》中说:“立春日,官吏各具彩杖,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义县志·岁时》有“鞭春牛”的唱词:“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到清朝乾隆年间把立春鞭土牛列为国家庆典,每年专管天文历法的钦天监于六月制订次年的芒神土牛图,颁发各地,作为印制芒神春牛的规范。

③历代文人以牛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维、柳宗元、元稹、张籍等;宋代的陆游、王安石、杨万里、黄庭坚、等;元代的洪希文、舒顿、赵孟、周权、张庸等;明代的李东阳、曾鲸、高启、等;清代的汤贻纷、朱彝尊、张赐宁等官员和著名诗人都有脍(zhì)人口的咏牛诗,给人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④现代写牛的诗文就更多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已家喻户晓。李可染在他的牛画中写道:“给予人者多,取与人者寡,其为牛乎!”王茂亮的《牛颂》把牛的品格、功劳写得淋漓尽致:“大千世界,亿万生灵,鞠躬尽瘁,当属牛公。牛之性格,憨厚宽容;任劳任怨,蔑利轻名;但为众生,不辞羸病;默默奉献,忍辱负重。德高如岳,品节如松。穷尽赞词,难状其功。今为牛颂,谨致推崇”。

⑤在中国的词汇中,牛词典故很多,如:吴牛喘月、对牛弹琴、庖丁解牛、汗牛充栋、牛骥同皂、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衣对泣、风马牛不相及等等,牛已深深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⑥现代的牛雕塑作品更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如:画家齐白石早年的竹根雕牧童牛,雕塑家钱绍武的牛狼斗,中国军事博物馆雕塑家刘林的犟牛,韩美林在深圳蛇口四海公园雕塑的《盖世金牛》,为迎接香港回归西藏雕塑的《雪城神牛》,深圳邓小平雕像作者、雕塑家滕文金雕塑的《立牛》,广东著名雕塑家潘鹤为深圳创作的《孺子牛》等等,使人们受到教益和鼓舞并深受人们喜爱,《孺子牛》已成为特区人艰苦创业的象征。

⑦人们为什么喜欢牛?牛文化为什么多姿多彩?究其原因,是人们崇敬牛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精神,牛的这种精神给人以启迪,给人以教育,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给人以做人的道理。

(作者:厉有为。有删节)

《牛与文化》阅读习题

16.看拼音写汉字:脍zhì 人口 (2分)

17.本文主要介绍 、、、这样几种有关牛的文化,作者是按 顺序来组织文字的。(10分)

18.第②段中运用了 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19.历代文人以牛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王安石咏牛诗: “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不仅写出炙了牛耕作的勤劳,还赞扬耕牛一毛不取的无私奉献精神。

B.南北宋时期李纲的《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历尽疲惫谁复伤。但得众生皆饱暖,不辞羸病卧残阳。”这首诗,写牛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牛的抱怨,抱怨人吃饱穿暖了却任由自己瘦弱病倒。

C.宋代苏轼的词《浣溪沙》中有“牛衣古柳卖黄瓜”之句。牛衣,是农人在冬季为了给牛御寒,专门用草麻之类编织成器物给牛披上,反映了人对牛的关心和爱护。

D.唐朝陆龟蒙的《放牛》诗中写道:“荒坡断堑无端入,背上时时孤鸟立。”清代王恕的《牧牛词》中也写道:“牛蹄彳亍牛尾摇,背上闲闲立春鸟。”牛这样的庞然动物,竟允许小鸟在它的背上歇息,充分显示了牛性情的温和。

《牛与文化》阅读答案

16.(2分)炙

17.(10分) “鞭春牛”的风俗 、写牛的诗文 、有关牛的词汇、牛的雕塑作品

时间顺序

18.(4分)举例子 具体地说明了“鞭春牛”风俗的历久不衰、牛对人的重要性。

19.(4分)B

篇9:文化散文的关键阅读理解及答案

①新时期散文出现“文化散文”之谓,这种观念是从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才明确起来的。而台湾地区作家柏杨、李敖他们的写法虽不像余秋雨散文那么文气典雅,但从取材、意旨、内涵、观念等都非常“文化”来看,他们的散文与杂文其实都.是很她道的“文化散文”。

②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如《大唐蒲东》一共描述了蒲州文化的好几个方面:与唐朝一起辉煌的蒲州古城,唐代经典传奇((莺莺传》的诞生地普救寺,晚唐衰落的象征王官谷等等。这些是蒲州文化甚至 于大唐文化的物质性代表。

③文化散文的“文化”,决不仅仅在取材方面走了“文化旅程”,写了浸润着文化韵味的寺庙楼阁秋水长天,或文化名人的风流诗文轶事趣闻;其灵魂应当是作者显示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如何。这里面,就有保守与变革、陈腐与新生、愚昧与智慧、小器与大气的差异。作家们写作《河东文化丛书》是明确地从文化的角度以文化的意识来表现描写对象的。从这 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鲜明的文化态度,那就是作家们不光深情地热爱河东文化,而。且能够以学者的眼光来审视河东文化,将河东文化的内涵准确地阐述出来,并进行了理性的 分析。

④《大唐蒲东》写蒲州古城时,将它定位成李唐王朝起跑与终点的战略中间站,讲述了李渊和李世民与蒲州古城的解不开、割不断的情感,阐发了蒲州古城在战略上对于李唐王朝的重要性,这就决定了蒲州文化在整个大唐文化中的特殊意义,因此,也才有了之后不断出现的国家顶尖级别的文化景观,古城的价值也就在这种解剖与开掘中显现出来了。这些无不、说明文化散文能够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挖掘现象的本质。

⑤作为一部文化散文,在行文风格、叙述语言、描写手段、丈史知识的运用等多方面,都富于文化韵味。虽然这些都是属于技术性层面,但是,却是整部作品成功的不可忽缺的环节。

⑥总的来说,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

⑦但文化散文的灵魂是什么呢?“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秦砖汉瓦固然易于扬起文化的古老烟尘,唐朝的风、宋代的雨固然易于激发人们的文化情怀,但审美主体若没有深层的文化意识、深刻的文化思考、透彻的文化理解和阅大的文化视野,以投注和激活安睡的“文化”,以连接和穿透古今的“文化”,那读者还真不如到历史博物馆去看看发绿的器物生锈的历史。比如建国以来,我们写文化历史、文化陈迹的作品也不少,反映现实文化景观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如杨朔的抒情散文和秦牧的知识散文,但为什么感觉不到“文化”的较突出的存在?谈起“文化散文”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反思,不少作家作品是 值得推崇的'。比如,被称为“人生大书”的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恩还是比较深刻。而《丑陋的中国人》《传统下的独白》,更是以极为强烈的文化意识来集中反思和解剖中国传统文化。或许由于它们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激愤批判r往往就被认为只是社会杂文。这其实是片面看法。事实上,它们既是 社会杂文,同时也是文化意味很浓的“文化杂文”。或者说就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文化散文”。

④八十年代中期,柏杨《丑陋的中国人>在大陆引起争论时,公刘发表了《丑陋的**》,一文,其间有些看法是令人深思的。公刘以此来批评我们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只是一味盲目乐观、一味歌功颂德的肤浅散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以为,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情怀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多少也与这种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制约有关.李敖的文化杂文,我们总觉有点“危言耸听”,但又不能不佩服其深刻。这种“危言”,行文还是比较稳重的余秋雨大约难以写出。我决不是赞成大家都来“危言耸听”,但我们是不是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了呢?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散文与杂文都属于很地道的“文化散文”。

B.巴金的文化散文《随想录>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其文化反恩比较深刻。

C.文化散文所写对象本身就是文化意味很突出、文化含量很丰富的社会人事现象和自然景观。

D.余秋雨的散文自始至终都是现实性和批判性突出的典型的“文化散文”。

E.-篇文章的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决定了它能否成为“文化散文”。

F.文化散文中“文化”的灵魂应当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等。

2.下列能作为论据证明“我们太四平八稳而太缺乏特立独行的思考”的一项是

A.李敖的文化杂文 B.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C.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 D.公刘《丑陋的**》

3.文化散文是多种涵义的集合,请根据文本概括文化散文的涵义。(4分)

4.本文第③段和第⑦段都谈到了“文化观念”问题,这是重复吗?为什么?(牟分)

【答案及解析】

答案:1.【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C】

C F(5分。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A.不是所有的散文与杂文都是文化散文。B.原文:巴金的《随想录》五卷,就谈了许多文化问题。它们虽未被称为“文化散文”,但其文化反思还是比较深刻。D.原文:余秋雨最初的“文化散文”,重古典主义而缺乏现代精神,多传统文人馏稍;而少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E.原文:“文化散文”固然与取材、定法、文笔等是否有文化性、文化色彩和文化韵味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文化情趣如何。)

2.【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

C(3分)

3.【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④取材上的文化性。②作者的文化意识强烈。③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④写作形式富有文化韵味。(4分,每个要点1分)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C]

不重复。(1分)第三段阐述的是文化散文的其中一个内涵:文化散文应显示作者的文化态度、文化观念。(1分)第七段扣题,证明为什么审美主体的文化观念、文化意识和 文化情趣是文化散文的关键。(1分)第三段到第七段体现了作者阐述观点的逐渐深入。(1分)(共4分)

篇10:徽州文化的魅力阅读理解及答案

说起徽州,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徽商。其实,徽州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方面,这就是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翻开徽州的历史篇章不难发现,它有着非同一般的发展历程,徽州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

首先是文化融合的作用。从秦汉至隋唐,徽州历史上出现了一个文化融合与转型时代,即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进而中原文化确立统治地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一是由于朝廷设官治理,促进了山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二是东汉以后发生了北方人为避战乱而多次南迁的大规模移民活动。迁徽士民之中有众多的世家大族,他们聚族而居,严格维系原有的宗族组织不变,又特别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传承,这就原封不动地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使之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

其次是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位而言,徽州地处皖南,北靠长江,南联赣粤,下通苏杭,距离长江三角洲地区并不遥远。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来说是一种有利条件。

总之,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其基本精神,诸如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等等。这些文化因素对徽州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它使徽州人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使其后的徽州能在一个高起点上异军突起。

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可谓实至名归。其辉煌成就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新安理学,堪称典范。徽州本是程朱阙里,素称东南邹鲁,朱熹思想对徽州影响至深。至清代前期,徽州又成为朴学的发祥之地。从朱熹到戴震,从宋明理学到清代朴学,既是宋代以后徽州思想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同时它也代表了该时期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主流。

徽州宗族最为典型,世家大族远肇汉唐,其风最为近古,而胜于他邑,实为宗族制度传承的标本。徽州教育,极为发达,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普及程度之高无出其右,科举中第人数之多独占鳌头。新安医学,名扬四海,名医辈出,医著浩繁,见于著录的名医近千人,医籍达七百余部。徽州建筑特色鲜明,在造型、结构、装饰、功能等诸多方面自成一格;徽州木雕、砖雕、石雕技艺超群,闻名遐迩。徽州戏曲源远流长,徽戏腔调自成体系,而成为京剧的源头之一。徽州刻书更是明清刻书的一大中心。至于新安画派、徽州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皆璀璨夺目,成就非凡,独树一帜,自成流派,在中华艺术史上均占有显赫地位。徽州文化的水平也不是一般性的。其所展现的高深的思想造诣、精湛的艺术水准与丰厚的文化内涵,既显示了徽州的特色,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一个代表。

1.下面不是“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的一项是( )(3分)A.徽州历史上出现了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了文化融合而产生了作用。B.徽州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环境,产生了有利影响。C.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和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的`共同孕育。D.徽州人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各种文化因素对徽州文化的巨大影响。2.“徽州文化”的基本精神有哪些?(3分)

3.请从文章的思路角度,谈谈文章是怎样论述“徽州文化”的。(3分)

答案:

1.D

2.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每一点1分)

3.、全文分两个部分论述“徽州文化”:首先,第一到第四段从“徽州文化形成的独特背景”上谈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其次,第五到第六段分别从新安理学、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医学、徽州建筑、徽州“三雕”、徽州戏曲和徽州刻书等八方面论述了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的思路十分清晰,结构十分严谨。(3分) 答案解析: 1.

试题分析:“徽州文化”形成的背景有两点,即文本第2、3段的第1句,第4段的第1句是两点的综合。A、B、C三项,A是第1点,B是第2点,C是两点的综合,只有D不是背景。

2.

试题分析:首先锁定答题区间,文本第三段“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其基本精神,诸如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等等。这些文化因素对徽州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明确了徽州文化的精神:崇文重教的儒家传统,开拓进取的移民风尚,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

3.

试题分析:需要对每段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将相关段落进行归纳:第一段:总说徽州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背景。第二段:文化融合作用促进了徽州文化的形成;第三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为徽州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四段:总述大规模移民活动促成的文化融合以及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孕育了具有特色的徽州文化。因此,1、2、3、4段:徽州文化形成的独特背景”上谈徽州文化的历史渊源。第五段:从新安理学角度来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第六段:从徽州宗族、徽州教育、新安医学、徽州建筑、徽州“三雕”、徽州戏曲和徽州刻书等角度来说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因此,5、6段:从不同角度说明徽州文化博大精深。

篇11:思想文化创新阅读理解附答案

国家博物馆门前孔子像的立移引发热烈讨论,这看似如何对待孔子思想的社会现象,事实上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在思想文化上的深刻反映。

时代的大变革,一方面要求建设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创新必然是其主题。原有的思想文化必将被洗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文化元素将会被继承,否则,将会被淘汰。另一方面,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大变革的先导。如果没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潮流的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时代大变革很可能是社会发展的一次大折腾、大灾难,甚至大倒退。创新、继承、淘汰,是大变革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三部曲,而创新是主题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甚至是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然而,在今天的大变革时代,孔子思想到底居何位,发挥何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代王朝大都把孔子推崇为圣人,甚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想把孔子思想立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思想,这种做法即使是在思想文化专制时代都没有成为可能。儒道释玄、三教九流,共同成为我国思想文化元素,构筑起中华民族文化大厦。也曾有人想把孔子思想扫入历史垃圾堆,秦始皇没做到,西学东渐以及五四运动也没做到。在如今思想文化多元开放时代,就更没可能。时代变革会继承、创造性地转化其合理元素,也必然会淘汰其落后元素。

在大变革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思想文化创新。孔子思想之所以跌宕起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思想文化创新。没有创新,想用孔子既成不变的思想去引领发展的大变革时代,结果立又立不起,推又推不倒。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几千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发展,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时代大变革离不开思想文化创新。只有思想文化上的软实力强大,才可能使一个国家和民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族;只有思想文化上的自觉自信自强,才可能形成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文化支撑。

思想文化创新要有许多条件,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让思想者做思想者的事。当今,人类已经从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合一的状态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相对分离的状态发展。我国几千年来之所以产生不了站在孔子肩膀上的思想巨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者做的事总是由政治家决定,或者思想者总是想去参附政治家的事。

要大力建设这样一种社会机制,让思想者真正成为思想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大力倡导这样一种学术风气,让各种风格、形式、内容和流派的思想文化充分讨论、广泛交流、兼容并包;要大力营造这样一种文化生态,让科学、民主、道德、审美等思想文化相互协调促进,全面发展。这是思想文化创新的前提,是成就思想文化巨人的前提,是走向思想文化大国强国的前提。

(选自《南风窗》第13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历代王朝大都推崇孔子为圣人。他的思想可以代表我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可以作为东方文化的主要代表。

B.尽管如何对待孔子思想的问题曾引发热烈讨论,但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孔子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孔子思想在思想文化专制时代没有被立为我国独一无二的思想,在秦始皇时期、五四运动时又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D.思想文化多元开放的今天,孔子思想跌宕起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思想文化创新,结果处于立起与推倒之间。

2.下列对思想文化创新的理解与分析,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创新是变革时代思想文化建设的主题曲,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大变革的先导。原有的思想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将被继承,相反将被淘汰。

B.只有由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潮流的先进思想文化引领,时代大变革在社会发展中才有可能少些波折,少些灾难,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而前进。

C.思想文化建设关键在于思想文化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思想文化几千年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发展,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D.时代大变革离不开思想文化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的首要条件就是让思想者做思想者的事,而不是思想者要做的事要由政治家来决定。

3.下列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时代大变革时,原有的思想文化,顺应不了时代发展潮流的,一定会被全部淘汰。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才会被继承、创新。

B.思想文化创新是时代大变革的先导。只有思想文化强大与自觉自信自强,才能够使一个国家和民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强族。

C.思想文化创新的前提是建设一种思想者成为文化主体的社会机制,倡导自由宽松的学术风气,营造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促进的文化生态。

D.在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从合一向分离状态发展的时代大变革时期,思想文化能否创新取决于思想者是否做思想之事。

阅读【答案】

1.C

2.D

3.C

【解析】

试题分析:

1.理解错误,原文第三段是说有人想把孔子思想扫人历史垃圾堆,秦始皇没做到,西学东渐五四运动也没做到。

2.根据原文表述,思想文化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让思想者做思想者的事,而不是首要条件。

3.A项一定会被全部淘汰说法过于肯定。B项原文是说可能,是一种推测,这里表述成能够,变成了事实。D项思想文化创新有许多条件,并不完全取决于思想者做什么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C级。

篇12:蛇的文化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邸永君

(1) 蛇者,吾人类之旧相识也。其大者曰蟒,小者曰虺,属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差异巨大,种类繁多。当今存世者约有2500至3000种,其中毒蛇约650种,我国蛇类有200余种,毒蛇约40种。蛇对生存环境尽管寒暑不惧冷暖皆宜,然究其大宗,则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树栖、穴居为主。它与先民交错杂居,过从甚密,十二生肖蛇占一席,即可表明其突出地位。

(2)蛇性自强不息。蛇以其以冷血脊椎动物之强大适应性与超强繁殖力,挑战着生存极限。干燥的沙漠中,不难发现其匍匐疾进之行迹;奇寒的冰雪下,隐隐可见其团缩蛰居的身影。水中漫游,无鳍而进;陆上疾走,无足而行。无爪锋之利而震慑百兽;无足趾之强而踏遍青山。穿越今古,生生不息,真自信自强之典范也。

(3)蛇善伺机进攻。蛇以肉食为主,长于乔装,善于突袭,取食对象包括各种动物,且武器强大,多技并用。或缠绕,或噬咬,或施毒,或吞食,令猎物防不胜防,不寒而栗。

(4)蛇有千差万别。同样称蛇,却大小不一,五花八门。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70公斤以上;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毒蛇中以眼镜王蛇与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者对人毫无威胁,可与人和谐相处。蛇之分化,可视为生物多样性的真实写照与绝佳诠释。

(5)蛇乃华夏图腾,古人崇其顽强,惧其凶恶,羡其繁衍,久之便心生敬畏,崇拜有加。据诸多古典文献记载,辅之以出土文物以佐证,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乃人首蛇身。事实上,蛇是形成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之图腾,其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与旺盛生殖力,是永恒生命之象征。伏羲、女娲神话便是崇蛇意识的浓缩与升华。这种蛇崇拜复经多次磨合与融汇,最终形成中华图腾——龙。蛇无疑是龙的主要原形,足以表明蛇在国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6)蛇助文化演进。蛇的形象在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体现着人蛇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人对蛇的认识与情感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在人类早期岩画中,蛇的形象便赫然在目,西汉帛画已中有蛇神已蛇之尊容。而“画蛇添足”之寓言,更可表明蛇乃画家重要创作题材之一。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以蛇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出现甚早,不可胜计。如《诗经·小雅·斯干》中“维虺维蛇,女子之 祥”之句;屈原《楚辞·天问》中,曾有“一蛇吞象,厥大何如”之语。成语中之“牛鬼蛇神”,原本佛教语,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之异类;“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打草惊蛇”,比喻因行动草率,反使对方有所戒备;“杯弓蛇影”,讽刺疑神疑鬼之庸人;加之前述“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之事,非但无益,反而受损;“笔走龙蛇”,则用于形容书家笔法之酣畅,造诣之精深。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戏曲领域,《白蛇传》可谓家喻户晓。主人公白蛇及侍女小青,皆蛇之化身,却美丽善良,表现出 国人对无毒蛇类之接纳与认可。西方文化体系《圣经》中,蛇却是引诱人类始祖犯罪之邪恶化身,是对毒蛇害人现实之概括与提炼。蛇集善恶于一身,而对其特性之不同认知与取舍,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取向,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7)蛇富实用价值。以蛇为药,为时已有数千年之久。《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更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手足脏腑间重疾”之论断。蛇胆明目,蛇肉可食,蛇皮制鼓,可谓周身是宝。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水平的提高,蛇毒之功用更加明晰而确切,蛇之药用价值大为提高,且必将大获进展。

(8)又逢蛇年,使我们再次将目光集中到与蛇相关的话题。蛇之 ,皆可激励着我们,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于坎坷之途锐意进取!

(选自2013年1月《光明日报》,有删改。)

1.研读第(6)段,简要概括作者从哪些角度说明蛇具有“助文化演进”的作用。(3分)

2.第(4)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最小的`蛇是盲蛇,成年蛇仅与大蚯蚓相仿,体重只有数克。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试加以分析。(3分)

据不完全统计,与蛇相关之成语不下70个,可谓玲琅满目,言浅意深。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2分)

A.蛇对生存环境寒暑不惧冷暖皆宜,世界各地分布着大量的蛇。

B.世界上最大的蛇是蟒蛇,身长可达10米,重量大约有70公斤。

C.蛇是龙的主要原型,蛇在国人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

D.毒蛇中眼镜王蛇和蝮蛇最为凶残,令人谈之色变;而无毒蛇对人威胁不大,与人和谐相处。

5.选文第(8)段横线处要填入能体现蛇精神品质的句子。请将所填句子写在下面,使前后文意连贯。(3分〉

答案:

1.(3分)①蛇的形象在 绘画和工艺品中常常出现;②蛇在文学领域中亦不乏身影:③蛇在戏曲领域中也常常出现。【每点1分,意近即可。】

2.(2分)作比较(1分〉。通过与蜓蚓的比较,具体突出了盲蛇体形之小,体重之轻。(1分)【意近即可】

3.(3分〉不能删掉(1分〉。不下是不少于的意思,说明与蛇相关的成语数量不少于70个(l分)如果本掉,与实际情况不符,改变了原意,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

4.C (2分)

5.(3分〉【提示】可以围绕蛇的顽强、勇敢、进取等方面来写,内容要积极向上。至少写出三点,每点1分。符合文意,语意连贯即可。】参考示例:生生不息,顽强坚忍(1分〉;以柔克刚,不畏强敌,逶迤而行,勇敢向前(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