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共9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共9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本文共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1: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梅曾亮《记棚民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②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③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阅读题:

22、第①段中当地百姓反对棚民开山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本文前两段均用“余览(闻)其说而是之”作结,试分别概括“其说”内容。(2分)

24、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5、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后两种观点各有优点,或“息事”,或“保利”。

B、前观点能够平息棚民与“相告讦者”之间的冲突。

C、后观点能够避免开山所致损失,保持住最大利益。

D、前后观点都是作者认同的,但又看到二者的不足。

26、作者对“棚民开山”有没有明确的观点?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2.(1分)他们沉迷风水迷信,担心开山破坏好风水。

23.(2分)第①段“其说”是指董文恪认为开山具有使闲散百姓开荒获利避免纷争的益处(1分)。第②段“其说”是指乡人认为开山导致水土流失以致贻害能生长粮食的田地具有害处(1分)。

24.(2分)作者将复杂的意思浓缩为对偶句,对偶中又有对比(1分),突出棚民开山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实则是有害而无利之举(1分)。 (评分说明:如从整句的角度来分析亦可。)

25.(3分)B

26.(4分)没有明确观点(1分)。只是对两种情况作客观分析(1分),分别指出棚民开山的利弊(1分)。这种客观的不妄下结论的态度,值得肯定(1分)。提出问题供人讨论,也为真正解决问题起到很积极的作用(1分)。 (评分说明:判断没有明确观点1分;后四点答到三点即给3分)

阅读题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 行状: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B.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 茹淡,吃没有滋味的东西。

C.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俟:依靠

D.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认为……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开种旱谷,以佐稻粱 引壶觞以自酌

B.毕至洼田中乃止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C.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B.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C.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D.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4.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恪公任安徽巡抚期间,上奏力主准许棚民开荒山地,认为这样可以解决无地农民的困难,作者赞同他的说法。

B.宣城乡民认为开山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害处大,不值得提倡,作者认为乡民的说法也有道理。

C.结尾一段“如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而开山又易水土流失。

D.文章论述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利”与“害”,反映了作者对国事民生的关注,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5.翻译上面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3 分)

(2)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4分)

(3)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4分)

参考答案

1.C(俟:等待)

2. A (A 用来,连词;B 副词,才;/代词,这样;C 代词,这样;表婉商语气,希望。 D 名词性短语,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 B.

4.C(“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并没有提及开山又易水土流失的问题)

5.①他在任安徽巡抚时,为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尽力。 ②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 (3)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

参考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没有闲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在策略上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以免引起乱子。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到我来到宣城,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大约有二三寸厚,每到天下雨的时候,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上,再从腐叶流到土石上,经过石缝一点一滴下滴成为泉水,这种泉水往下流比较缓慢,再加上水流下去山土不跟随着一起流失。水流缓慢,所以地势低下的田地受到水流也不会造成水灾;如果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能受到泉水的渗透和浇灌。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一场雨没有下完,泥沙和山石随着一起流下去,奔流进入山谷溪涧中,都填塞淤积起来不可以积水,最后流到低凹的洼田中才停止;等到洼田干涸的时候,而山田的水也已没有了。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我听了他们的说法,也认为是对的。

咳!利和害不能两全也由来已久了。依前一种说法,可以不致惹出事故;依后一种说法,可以保护农田的生产。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象董公所担忧的,那么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所以记下来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来处理。

『注』①行状:记述其家世和平生的文章。②棚民:指失去土地的流民。

篇2:梅曾亮《记棚民事》原文及翻译

梅曾亮《记棚民事》原文及翻译

原文: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污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农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和棚户农民互相攻击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信之说,甚至有的用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因此不可以照此实行。而棚户农民能够在丛山峻岭,人迹不可到达的地方进行艰苦的劳动,吃粗而无味的食物,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没有闲散的百姓,也没有不获收成的土地,在策略上非常有利,不可以禁止,以免引起乱子。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到我来到宣城,问乡人关于棚户农民开山的事,都说:没有开过的山,土石坚固,草和树长得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大约有二三寸厚,每到天下雨的时候,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上,再从腐叶流到土石上,经过石缝一点一滴下滴成为泉水,这种泉水往下流比较缓慢,再加上水流下去山土不跟随着一起流失。水流缓慢,所以地势低下的田地受到水流也不会造成水灾;如果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能受到泉水的渗透和浇灌。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一场雨没有下完,泥沙和山石随着一起流下去,奔流进入山谷溪涧中,都填塞淤积起来不可以积水,最后流到低凹的洼田中才停止;等到洼田干涸的时候,而山田的水也已没有了。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我听了他们的说法,也认为是对的。

咳!利和害不能两全也由来已久了。依前一种说法,可以不致惹出事故;依后一种说法,可以保护农田的生产。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象董公所担忧的,那么我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办法。所以记下来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来处理。

『注』①行状:记述其家世和平生的文章。②棚民:指失去土地的流民。

作者信息

梅曾亮(1786~1856),清代桐城派后期重要作者。

篇3:记棚民事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记棚民事的现代文阅读答案

记棚民事

[清] 梅曾亮①

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②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石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③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选自咸丰刻本《柏枧山房全集》)

[注]①梅曾亮(1786~1856),清代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 ②棚民,指失去土地的流民。③填汙:填塞、淤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 行状:记述死者生平行事的文章

B.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崇山峻岭 茹淡,吃没有滋味的东西。

C.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俟:依靠

D.余览其说而是之 是:认为……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开种旱谷,以佐稻粱 引壶觞以自酌

B.毕至洼田中乃止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C.则吾盖未得其术也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下列断句正确的是( )

A.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B.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C. 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D.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4.下列对原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董文恪公任安徽巡抚期间,上奏力主准许棚民开荒山地,认为这样可以解决无地农民的困难,作者赞同他的说法。

B.宣城乡民认为开山辟地会造成水土流失,害处大,不值得提倡,作者认为乡民的说法也有道理。

C.结尾一段“如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而开山又易水土流失。

D.文章论述了棚民开垦荒山的“利”与“害”,反映了作者对国事民生的关注,其论题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5.翻译上面文言文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俟:等待)

2. A (A 用来,连词;B 副词,才;/代词,这样;C 代词,这样;表婉商语气,希望。 D 名词性短语,??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 B.

4.C(“董公之所忧”,“忧”是指不开山容易惹出事故,并没有提及开山又易水土流失的问题)

5.①他在任安徽巡抚时,为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民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尽力。 ②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损害了能生长粮食的田亩;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雇农,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 (3)现在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

参考译文:

我为董文恪先生写记述其家世和生平的文章,看了他的全部奏议。他在任安徽巡抚时,向皇帝上书奏请批准棚户开发山地的事情,非常着力,大致意思是说:攻击棚户开山的人,都沉迷于风水迷信之说,甚至有人不惜荒废数百亩的山地,来保护一口棺材的土穴,违背典章制度,荒废山地收成,不可以这样做的。棚户能够在丛山峻岭中艰苦劳作,吃粗而无味的食物;在人迹不到的地方开山种植宜于旱地生长的庄稼,用来辅助稻谷和小米的不足。百姓中没有闲散的人,土地也没有荒置的,在管理上又非常方便,(因此)不可以禁止(棚民开荒的),这样可以平息事端。我看了他的奏议,认为是对的。

等我来到宣城,向乡人询问棚户开山的事。都说未经开荒的山,土石坚固,草木茂密,腐烂的`树叶积聚几年,可有二三寸厚,每到天下雨,(雨水)从树上流到腐叶上,再从腐叶流到土石上,经过石缝渗滴成为泉水,这种泉水下流比较缓慢,再加上水流下去土石不会随着一起流失。水流慢,所以地势低下的田地受到水流也不会造成水灾;而半个月不下雨,高处的田地还能受到泉水的渗透浇灌。若用刀斧砍净山上的草木,用锄头和犁耙疏松山上的泥土,一场雨还没有下完,泥沙和山石随着一起流下去,奔流进入山谷溪涧中,都填塞淤积起来不可以积水,最后流到低凹的洼田中才停止;等到洼田干涸的时候,而山田的水也已没有了。这是为了开垦不长五谷的土地而使能生长五谷的良田遭殃,有利于不纳赋税的贫民而削弱了纳税的地主。我听了他们的说法,认为也是对的。

咳!利和害不能两全由来已久了。依从前一种说法,可以平息事故;依从后一种说法,可以保护农田的利益。如果既不失去农田的利益,而又不至于像董公所担忧的那样,那么我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方法。所以记下这件事来等待熟悉百姓事务的人来解决。

篇4:记棚民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记棚民事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巡抚,奏准棚民开山事甚力,大旨言与棚民相告讦者,皆溺于龙脉风水之说,至有以数百亩之山,保一棺之土,弃典礼,荒地利,不可施行。而棚民能攻苦茹淡于丛山峻岭、人迹不可通之地,开种旱谷,以佐稻粱。人无闲民,地无遗利,于策至便,不可禁止,以启事端。余览其说而是之。

②及余来宣城问诸乡人皆言未开之山土坚石固草树茂密腐叶积数年可二三寸,每天雨从树至叶,从叶至土石,历石罅滴沥成泉,其下水也缓,又水下而土不随其下。水缓,故低田受之不为灾;而半月不雨,高田犹受其浸溉。今以斤斧童其山,而以锄犁疏其土,一雨未毕,沙石随下,奔流注壑涧中,皆填汙不可贮水,毕至洼田中乃止;及洼田竭,而山田之水无继者。是为开不毛之土,而病有谷之田;利无税之佣,而瘠有税之户也。余亦闻其说而是之。

③嗟夫!利害之不能两全也久矣。由前之说,可以息事;由后之说,可以保利。若无失其利,而又不至如董公之所忧,则吾盖未得其术也。故记之以俟夫习民事者。

(记棚民事 〔清〕梅曾亮 )

22、第①段中当地百姓反对棚民开山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本文前两段均用“余览(闻)其说而是之”作结,试分别概括“其说”内容。(2分)

24、分析第②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5、对第③段划线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前后两种观点各有优点,或“息事”,或“保利”。

B、前观点能够平息棚民与“相告讦者”之间的冲突。

C、后观点能够避免开山所致损失,保持住最大利益。

D、前后观点都是作者认同的,但又看到二者的不足。

26、作者对“棚民开山”有没有明确的观点?对此你如何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2.(1分)他们沉迷风水迷信,担心开山破坏好风水。

23.(2分)第1处是指董文恪认为开山具有使闲散百姓开荒获利避免纷争的益处(1分)。第二处其说是指乡人认为开山导致水土流失以致贻害能生长粮食的田地具有害处(1分)。

24.(2分)作者将复杂的意思浓缩为对偶句,对偶中又有对比(1分),突出棚民开山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实则是有害而无利之举(1分)。 (评分说明:如从整句的角度来分析亦可。)

25.(3分)B

26.(4分)没有明确观点(1分)。只是对两种情况作客观分析(1分),分别指出棚民开山的利弊(1分)。这种客观的不妄下结论的`态度,值得肯定(1分)。提出问题供人讨论,也为真正解决问题起到很积极的作用(1分)。 (评分说明:判断没有明确观点1分;后四点答到三点即给3分)

补充答案: 文章实有观点(1分)。作者的观点实在最后:养民术需习民事者推行(1分)。作者在1、2节看似通盘肯定两种观点,但其实都有对民事不可两全的无奈。可以说,作者所有的主张都是”为百姓着想”这一观点服务的(1分)。从作者看似矛盾的主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百姓的理解,以及对官员”习民事”的呼唤,体现了忧民所忧的平民情怀(1分)。)

篇5:《游小盘谷记》梅曾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游小盘谷记》梅曾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原文

游小盘谷记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1)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欬(2)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阬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所避兵者(3),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4),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作品注释

(1)卢龙山:即狮子山,在南京西北约二十里处。明太祖朱元璋曾败陈友谅于此。

(2)謦(qǐng请)欬:咳嗽。轻曰謦,重曰欬。

(3)遗老所避兵者:清兵南下时,明朝遗民逃往深山避兵之处。

(4)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茅庵,草屋;团瓢,圆形草屋。三十六、七十二,形容其多。

(5)包:包括,包容

(6)止:停止

(7)求:寻找,寻求

(8)唯:只

(9)蔽:遮蔽

(10)穷:尽

原文

江宁府城,其西北包卢龙山而止。余尝求小盘谷,至其地,土人或曰无有。唯大竹蔽天,多歧路,曲折广狭如一,探之不可穷。闻犬声,乃急赴之,卒不见人。

熟五斗米顷,行抵寺,曰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桂为业。寺傍有草径甚微,南出之,乃坠大谷。四山皆大桂树,随山陂陀。其状若仰大盂,空响内贮,謦咳不得他逸;寂寥无声,而耳听常满。渊水积焉,尽山麓而止。

由寺北行,至卢龙山,其中坑谷洼隆,若井灶龈腭之状。或曰:“遗老避兵者,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皆当其地。”

日且暮,乃登山循城而归。瞑色下积,月光布其上。俯视万影摩荡,若鱼龙起伏波浪中。诸人皆曰:“此万竹蔽天处也。所谓小盘谷,殆近之矣。”

同游者,侯振廷舅氏,管君异之、马君湘帆,欧生岳庵,弟念勤,凡六人。

作品译文

江宁府城,它的西北面被卢龙山包围而止。我曾经去探访过小盘谷,到了那里,当地有的人却说没有这地方;但见万竹蔽天,歧路很多,曲折广狭却相同,顺路寻求也见不到尽头。忽听得犬吠声,急忙赶去,终不见人。

约摸走了可以煮熟五斗米的时间,到一寺院,叫归云堂。土田宽舒,居民以种桂树为职业。寺旁有一条小小草径,向南一伸,便下垂大谷。四面山上都是大桂树,山沿崖倾斜,形状像大钵仰天,空响积贮其中,咳嗽之声也不能泄散,在寂寥无声中,耳边却常常听到嗡嗡嗡的声音。深潭中的`积水,一直贯注到山脚。

从寺院朝北走,走到卢龙山,山中的坑谷凹凹凸凸,像井灶那样高低相接。有人说:“这是明代遗老避兵火之地,所谓三十六茅庵、七十二团瓢该是在这里。”

到了傍晚,于是登山循城而归。这时暮色下密,月光遍布其上,低头看去,只见万影荡漾,像鱼龙起伏于波浪中。同行的人都说:“这是万竹蔽天的地方呀!所谓小盘谷,大概就是了吧。”

同游的人,有舅父侯振廷,朋友管异之、马湘帆,学生欧岳庵,弟弟念勤,连我共六人。

作者简介

梅曾亮(1786—1856),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梅曾亮少喜骈文,与同邑管同交好,转攻古文。姚鼐主讲钟山书院,二人俱出其门。管同早卒,曾亮居京师二十余年,承姚鼐余势,文名颇盛,治古文者多从之问义法,有继主文坛之势。梅曾亮生当封建制度解体之际,主张“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他有些比较客观的“因时”之作,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但表示束手无策。梅曾亮曾批评骈体文矫揉造作,但他对于散文的见解,基本上未脱桐城派窠臼。虽然他还认为“性情异,文章亦异”,但也只是桐城派内部的大同小异。因此,他的散文在艺术上往往选声练色,姿韵安雅,笔力微弱,与其盛名不能相符。梅曾亮作文之余,常以悲欢为诗。著有《柏枧山房集》三十一卷。

篇6:曾巩《宜黄县学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曾 巩

盖凡人之起居、饮食、动作之小事,至于修身为国家天下之大体,皆自学出,而无斯须去于教也。其动于视听四支者,必使其洽于内;其谨于初者,必使其要于终。驯之以自然,而待之以积久。噫!何其至也。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其材之成,则三公百官得其士;其为法之永,则中材可以守;其入人之深,则虽更衰世而不乱。为教之极至此,鼓舞天下,而人不知其从之,岂用力也哉!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存者,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动,唯其所自肆,而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而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固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之宜黄犹不能有学。士之学者皆相率而寓于州,以群聚讲习。其明年,天下之学复废,士亦皆散去。皇佑元年,会令李君详至,始议立学。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莫不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速也!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观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与?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虽古之去今远矣,然圣人之典籍皆在,其言可考,其法可求,使其相与学而明之。若夫正心修身,使一人之行修移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也,可不勉与!县之士来请曰:“愿有记。”其记之。

(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匠不发而多 发:征调

B.威行爱立,讼清事举 举:完成

C.则虽更衰世而不乱 更:经历

D.故其俗之成,则刑罚措 措:安置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无斯须去于教也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以至图书器用之须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何其周且速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何其至也 大王来何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教育的作用,小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修身齐家,大可以改善社会风气,推行仁政。

B.资质较好的人未能成才,根本的原因在于一千多年来,教育衰微,教育方法不遵循古制。

C.宜黄县学从设想到工厂竣工的速度、百姓参与的态度说明县令李详办教育顺应民心。

D.具备了政策、学舍、典籍等外在条件,学子主观上如果勤奋努力,就能实现成才的愿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仁政之所以不行,贼盗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欤!(5分)

(2)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3分)

篇7:曾巩《墨池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墨池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 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墨池记》阅读题

一、这文段选自朝曾巩的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之一。

二、解释加点的字:

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2、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

3、羲之之书晚乃善( )

4、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

5、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

6、然后未有能及者( )

7、以勉其学者邪( )

8、岂其学不如彼邪( )

《墨池记》阅读答案

一、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二、1、当……的时候

2、原来

3、书法

4、而

5、因为

6、超过

7、那些

8、莫非

《墨池记》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说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确实这样吗?当王羲之不肯勉强自己做官的时候,他曾游遍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水之间使自己心情愉快。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特别好,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也是凭借自己勤奋练习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莫非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那么学习下的功夫本来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害怕关于墨池的事迹不显著,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有德才的人留下来的作风和思想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

篇8:曾巩《宜黄县学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4.D(该项中的“措”的意思为“搁置”)

5.B(A项,都是连词,第一个是并列关系,“并且”;第二个是假设关系,“如果”。B项,都是指示代词“这”。C项,都是连词,第一个是并列连词,并且;第二个是转折连词,但是。D项,第一个“何”是副词,“多么”;第二个“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6.B(B项中“未能成才的根本原因”在原文第二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方法不当,使人的行为放纵;另一个是官员管理百姓方法不当)

7.(1)仁政得不到推行,贼寇强盗案件日积月累,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吗?(“所以”、”其”、“以”、判断句式,各1分,全句通顺1分)

(2)只是它的县令一个倡议,全县内的百姓就立即响应,而且付诸实施都像是害怕来不及。(“唯”、“令”、“唱”、“图”各1分,全句通顺1分)

篇9:曾巩《宜黄县学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大凡人的起居、饮食、动作这一类的小事,直至修身养性、管理国家的本领,都从学习中得来,而且片刻也离不开学习。那些耳目和四肢要做的'事情,一定要让它和内心协调一致;在开始就谨慎对待的地方,必然要把它贯彻到底。根据习性使他们循序渐进,用日积月累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成功。哎呀,这是多么周到啊!所以良好的风气形成之后,刑法就搁置不用了;那样的人才培养成功,三公、百官就有了可用的文人;把它作为法式坚持不懈,中等资质的人就可以做到安分守己;它深入人心,即使经历衰败的年代,人们也不会**。教育的极限达到这样的地步,鼓舞天下人,但人们却意识不到自己在跟着它走,哪里还用得上动用强制的手段呢?

等到夏商周三代衰落之后,圣人创设的教育制度全部被破坏。一千多年之间,虽然教育有存留的,但也不是古代的方法了。人们的本性举止,只管随心所欲。当官治理民众的方法,本来就一向没有研讨练习。读书人具备聪明厚道的资质,如果没有受到教育的熏陶,那么他们就不能成才,确实如此。用那些尚未成就的人才去做天下的官吏,又处在世道哀微凋敝之后!去治理没有受过教化的百姓。哎呀!仁政得不到推行,贼寇强盗案件日积月累,难道不是因为这些原因吗?

宋朝建立几百年了。庆历三年,天子考虑当世的事情,把振兴教育当做首要事务,因此天下各地的学校才得以设立。但这个时候,抚州的宜黄县仍然没有学校。那些读书的学子们都一起寄居在州府的学校里,聚集在一起,讲论演习。第二年,天下各地的学校再次废止,学子们也就离散而去。皇佑元年,适逢县令李详到任,才商量设立学校,而县中读书人某某和他的追随者(门徒),都以为在这件事情上要发奋努力,没有人不互相勉励,争着去做兴办学校这件事。所以所需建材不摊派还有剩余,工匠不征调却有超额。它选地址,并行施工,从头到尾,一共采用若干天。这是多么周到又迅速的啊!当各地学校刚]刚废弃,官员在讨论兴办学校的时候,坚定地认为读书人从内心是不想学习。等到看这所学校的创办,在它被废弃多年之后,只是它的县令一个倡议,全县内的百姓就立即响应,而且付诸实施都像是害怕来不及。那么那些说人们不想学习的话,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宜黄县求学的人中本来就有很多优秀的学子。而李君担任该县县令,威望得到树立,仁爱得到彰显,诉讼平息,政事大有起色,他的管理又好。趁着好县令在任的时候,如果随着当地向往习、发奋读书的风气,那么,建成的房屋校舍这些场所,以至图书、器物、用具这些必需品,没有不是用来培养据有良好资质的学予的。尽管古代距离现在很遥远了,但是圣人的典籍依然存世,他们的言论还可以考据,他们制定的那些法则已然可以求取,让学子们共同学习并理解它。如果使内心纯正,修养好自身,推广到一家;一家的品行得到修明,再推广到乡里邻里、同一族的亲戚中去。这样,整个县里的风俗就会形成了,人才就涌现出来。教化的推行,道德的归属,并不远离人世啊。能够不勉励吗?宜黄县的学子来请求说:“希望有一篇记。”我于是就记写下这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