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设计

关于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集锦11篇)大全

时间: kaka003 互汇语录网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集锦11篇)大全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本文共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

篇1:西江月古诗阅读答案

西江月古诗阅读答案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注】:鼎鼐: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写堂上有善谋的贤臣,边疆有能战的战士,表达出对朝廷力量的肯定。

B.词人化用孟子的名言,指出只要南宋上下齐心,共同抗敌,北伐是可行的。

C.下片写词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却依然对北伐的大好前景充满信心。

D.本词语言晓畅,运用很多口语化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增加了词的魅力。

2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6分)

答案:

1.C(下片“词人眼见政治腐败,山河破碎”错,下片前两句通过用典,把韩侂胄比作汉高祖的开国重臣,预祝其不久建立不世之功。)

2.(共6分)(1)本词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片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2分)表达了爱国军民期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情和壮志。(2分)

(2)“元嘉草草”三句,词人借宋文帝草率鲁莽,想建立不朽战功却落得仓皇逃命的古事,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不能冒进。(2分)

阅读答题技巧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3、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做初中阅读理解时,先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4、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阅读题技巧顺口溜

浏览问题和背景,整体把握很从容;

确定区域定目标,圈点勾画细推敲;

回答问题要精练,摘取原文是关键;

阅读重在悟文意,文初段末要多记;

字词句意重语境,四不分离会贯通。

篇2: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

古诗西江月阅读答案

【原文】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问题】

8.这首词上片从【 】(感觉)角度描写,意在衬托夏夜的寂静,下面则写视觉效果,“忽见”一词表现词人的【 】之情。(2分)

9.这首词每一句都描写了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并简要描写一下它所表现的画面。(3分)

我最喜欢的诗句:

我所描绘的画面:

【参考答案】

8.听觉 喜悦

9.示例:首句: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就惊飞不定。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热,为下片写雨伏笔。本来摸黑走路,明月一出来,眼前一片光明,天气很闷热,起了阵阵清风,这时多么惬意!惊鹊,反衬词人的坦然,鸣蝉,使人越发感到乡村的幽静。

篇3: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身处逆境;②乐观自适;③随性洒脱;④热爱自然。(任意三点得3分)

2.①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月色美好。(2分)

②通过写景营造出清冷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1分,只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③“弥弥”“隐隐”使用叠词,两句对仗工整,在形式上构成美感。(1分)

篇4: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其一)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西江月(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11.这两首词内容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表达了作者对贾宝玉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12.这两首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1、其一侧重表现贾宝玉行为、性格(脾气)的“偏僻”“乖张”(1分)。其二侧重表现贾宝玉不学无术的“无能”和“不肖”(2分)。这两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贾宝玉叛逆性格的赞美和褒扬(2分)。

12、这两首词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反语,明贬实褒,似嘲实赞(2分)。表面上是用世俗的眼光批判贾宝玉,句句是对他的嘲笑和否定(2分),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2分)。

篇5:西江月阅读答案

【原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阅读训练】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惊”和“鸣”不是分别写“鹊”和“蝉”的,而是说“鹊”、“蝉”、“惊”、“鸣”。

D.“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2。词中以“________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3。从全词看,是生机勃勃的农村风光和令人喜悦的_____________,唤起了词人辛弃疾的愉快心境。

4.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3分)

5.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4分)

6.词的上下片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7.“路转溪头忽见”透露了一种怎样的心情?

8.“明月别枝惊鹊”为精妙的写景名句,请体会其妙处。

9.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的心情。

10.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答出两种说法)

11.(青海)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见到的意思。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12.这首词的上阕从_____、听觉和______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1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1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15.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16.“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什么?是溪桥吗?并就此简要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的特点。

17.上阕写____景物,通过明月、____、_____、____、稻花、蛙声等景物,组成一幅农村仲夏月夜图。

18.词的前两句是由人的_____感知的,而第三、四句是由人的____感知的。

19.这首词,上阕写农村夏夜,月白风清,阵阵稻香,处处蛙声,它给夜行人带来无限的喜悦。下阕写________。

【阅读答案】

1.C

2.七八个星天外

3.丰收景象

4.第一问: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3分)

5.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4分)

6.上片写夏夜所见之景,及对丰收的憧憬。下片写了途中遇雨,峰回路转的情形。

7.惊喜之情。

8.月亮落下,离别了树梢,惊动了树上的鸟鹊。描写细腻,以动这写静,突出了山林的幽静。

9.夏夜闲适(淡泊、喜悦、欣喜、怡然自得)

10.乡村纳凉的人们(村民);词人(作者)与同伴;夜行人;蛙儿们

11.D

12.视觉触觉

13.蝉鸣、鹊啼、蛙叫、人声。第二问: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反过来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14.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雨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

15.这首词记诗人一次夜晚在乡村行路中所见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创造了一种既热闹欢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16.“忽见”的`是“旧时茅店”。“旧时茅店”在“忽见”之前,更显夜行人的惊喜之情。诗歌用语有一定的跳跃性,为了情感表达、音节韵律等的需要,常运用颠倒词序等方式,以达到独特的效果。

17.夏夜惊鹊清风鸣蝉

18.听觉嗅觉

19.写天外疏星,山前飘雨,溪回路转,茅店忽现。反映出作者的愉快心情。

篇6: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 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程馞: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4分)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山翁是一个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分)

②通过“招”与“笑”二字,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1分)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品性。(2分)

(2)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思。(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分)

篇7: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注释】

①这首词据传是苏轼贬谪惠州时悼念侍妾朝云之作。 ②瘴雾:惠州一带的湿热之气。 ③倒挂绿毛幺凤:(使者是)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幺凤:鸟名。 ④涴(w):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王诗中有梦中唤作梨花云句。

[1]这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东坡自注:岭南珍禽有倒挂子,绿毛,红啄如鹦鹉而小,自东海来,非尘埃中物。

[3]涴(w):沾污,弄脏。语出唐张祜《集灵台二首》却嫌脂粉污颜色。

1.请分析作者笔下梅的形象。(4分)

2.此词哪句话点明了题旨?请简要分析。(7分)

参考答案

1.【①玉骨仙风,不染尘俗,品格高洁(冰清玉洁、品性高洁);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意思对即可。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2.【高情已逐晓云空句。(2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1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1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1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1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篇8:西江月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借助注释,完成练习。

西江月

①夜行黄沙②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③,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④边,路转溪桥忽见⑤。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同“现”。

(1)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词。时间是____天的夜晚,我是从“”一句看出季节特征的。词的上片主要写山村特有的响声,分别是:鹊惊、、。

(2)用自己的话写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思。

参考答案:

(1)夏 稻花香里说丰年 蝉鸣 蛙噪

(2)月亮升上枝头惊动喜鹊飞离树枝,入夜,清风习习,不时有蝉在耳边呜叫。空气中弥漫着稻花的香味,耳边传来一阵阵的蛙叫声,好似在谈论着丰收的年景。(意思对即可)

篇9:《西江月》阅读答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这首词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概括。(3分)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身处逆境;②乐观自适;③随性洒脱;④热爱自然。(任意三点得3分)

2.①虚实结合:明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暗写月光朗照,月色美好。(2分)

②通过写景营造出清冷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1分,只答“借景抒情”不给分)

③“弥弥”“隐隐”使用叠词,两句对仗工整,在形式上构成美感。(1分)

二:

(1)“我欲醉眠芳草”一句,有多种作用,试做简要分析。

(该句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也写出了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渴望,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2)“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一种境界?

(借喻,表现了一种幽美、精密、纯洁的境界。)

(3)“_____”的特写镜头,使旷放、豁达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解鞍欹枕)

(4)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这首小令反映了词人在黄州的旷放生活,表达了乐观而豁达的胸襟。)

篇10:西江月阅读答案

西江月阅读答案

【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②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②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此词所描绘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中,处处有“我”之色彩,景物成为塑造“我”的典型性格的凭据。词人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能“无入不自得”,随意而成趣,逐步展示词的意境。

B.“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既正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C.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D.“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宛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E.“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A.C(答对一项得2分,两项得5分)

B侧面描写。D是借喻,不是借代。E“喧闹和生机”不对,应为“表现了空山春晨的万籁俱寂”。

2.①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

②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诗人愉悦之情。

③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琅琅上口,声声悦耳。

④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富于音韵之美。

篇11:辛弃疾《西江月》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①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一任。

别浦②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③?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4分)

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4分)

参考答案

1.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②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

2.“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1分)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1分)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2分)